【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后施工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为了更好的解决用地紧张问题,地下空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该类地下结构物建筑面积大、基础埋藏较深,若建筑层数相对较少,在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情况下,结构自重不足以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因此,需要设置抗浮措施来抵抗浮力。一般的抗浮措施有抗拔桩和抗浮锚杆两种,通常需要将端头锚固在地下室底板,这样来传递拉力给地下室底板以抵消浮力对建筑的危害,具体做法是在地下室底板浇筑前,将锚杆的端部金属埋件安置在浇筑区域,待锚杆水泥浆体形成强度,经过抗拔试验合格后才可以浇筑底板,这样实现锚杆与底板的刚性连接;其缺点是锚杆形成强度的期间会影响底板施工,流水步距最高可达一个月。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后施工锚杆施工技术来弥补此缺陷,实现先施工基础底板,为地下结构施工提供作业面与锚杆与其同步施工,节省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施工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可以实现在基础底板浇筑完成后,待其形成一定强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施工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施工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用GPS进行定位,然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出抗浮锚杆(6)安装的中心位置、矩形钢板(202)预留圆形洞口的正投影轮廓线、槽钢预埋件(2)的矩形轮廓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施工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在浇筑底板大面垫层(5)前,用直径200mm的PVC管(12),根据步骤1放样的圆形轮廓线进行吊模,其高度同底板大面垫层(5)厚度,吊模完成后,浇筑底板大面垫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施工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施工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用gps进行定位,然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出抗浮锚杆(6)安装的中心位置、矩形钢板(202)预留圆形洞口的正投影轮廓线、槽钢预埋件(2)的矩形轮廓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施工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在浇筑底板大面垫层(5)前,用直径200mm的pvc管(12),根据步骤1放样的圆形轮廓线进行吊模,其高度同底板大面垫层(5)厚度,吊模完成后,浇筑底板大面垫层(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施工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四个槽钢(201)焊接固定在矩形钢板(202)四周,矩形钢板(202)中心预留直径200mm圆形洞口,且槽钢(201)与矩形钢板(202)处采用直角焊缝双面满焊,相邻槽钢(201)之间也满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施工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尚龙,张宇峰,赵伟,冯虎,毕彦超,马怀章,杲晓,谢东周,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