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生产,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机的制造过程中,电机线圈的卷绕是最重要的环节,电机线圈的卷绕质量的好坏和电机线圈的卷绕的效率直接影响了电机的质量和电机的生产效率。
2、目前电机线圈在绕制完成后,铜丝断裂处难以及时对其进行位置固定,导致铜丝绕组一旦出现松动,会极大的降低了电机线圈的绕制质量,容易影响后期电机质量,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铜丝在绕线机停机后线圈容易松散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包括放线辊、收线辊、夹线钳和导线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辊(100)、收线辊(200)、夹线钳(400)和导线辊(500); 所述放线辊(100)转动安装在放线支架(101)上,收线辊(200)转动安装在收线支架(201)上,放线辊(100)和收线辊(200)均连接有一组收放电机(300);所述导线辊(500)位于放线辊(100)与收线辊(200)之间,导线辊(500)固定在导线支架(501)上; 所述收线支架(201)上连接有夹线钳(400),夹线钳(400)包括相互交叉活动连接的上部夹钳(401)、下部夹钳(402),上部夹钳(401)、下部夹钳(402)的前端均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辊(100)、收线辊(200)、夹线钳(400)和导线辊(500); 所述放线辊(100)转动安装在放线支架(101)上,收线辊(200)转动安装在收线支架(201)上,放线辊(100)和收线辊(200)均连接有一组收放电机(300);所述导线辊(500)位于放线辊(100)与收线辊(200)之间,导线辊(500)固定在导线支架(501)上; 所述收线支架(201)上连接有夹线钳(400),夹线钳(400)包括相互交叉活动连接的上部夹钳(401)、下部夹钳(402),上部夹钳(401)、下部夹钳(402)的前端均开设有铜丝夹槽(403),上部夹钳(401)、下部夹钳(402)的后端均连接有手柄(404),上下两组手柄(404)之间通过复位弹簧(40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电机线圈自动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辊(500)为圆筒状结构,导线辊(500)上开设有供铜丝穿过的穿线孔。
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其杰,彭庆,李创新,陈飞飞,卞新龙,倪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椿机电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