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702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包括第一基底、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支撑层、多个振膜、多个第二电极、第二基底,第一电极位于第一基底的一侧;支撑层至少覆盖相邻的第一电极之间的区域,支撑层与多个第一电极构成多个凹陷结构;振膜位于支撑层远离第一电极的一侧,振膜覆盖凹陷结构;第二电极位于振膜远离支撑层的一侧;第二基底位于第二电极远离振膜的一侧;其中,每个凹陷结构对应一个第一电极、一个振膜与一个第二电极;凹陷结构是通过纳米压印方式形成的。由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凹陷结构可以作为电容式超声换能器的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形成空腔的生产效率高,改善了相关技术中形成空腔的生产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声换能器,具体涉及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快速发展,人们对智能生活的关注普遍提高,智能生活一方面需要互联网和处理器来传输和处理数据,另一方面更需要传感器从环境中获取数据。传统传感器体积较大、功耗较高、成本较高,大批量生产时具有一定局限性,与现代生活对节能、轻便、高度集成的要求相悖,mems传感器的出现弥补了传统传感器的不足,体积小,功耗低,精度高,其应用越来越广,在工业界、电子产品、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近年来,得益于mems技术的崛起,研究人员开始采用mems工艺加工方法设计制作超声波换能器。电容式微机械超声换能器cmut(capacitive micromachined ultrasoundtransducer)具有友好的阻抗匹配特性、更大的带宽及更小的体积,具有独立电连接的大型阵列以及与微电子电路天然集成等优势,受到研究人员和业界的青睐。

3、cmut阵元由许多cmut微元构成,其中每个cmut微元由上下电极、振动薄膜、边缘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底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凹陷结构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底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底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凹陷结构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底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的差值为2-3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超声换能器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底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凹陷结构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底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底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凹陷结构在沿着所述第一基底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的差值为2-3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超声换能器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基底的材料、形成所述第二基底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超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式超声换能器满足以下条件的至少之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德天张锋侯东飞崔钊董立文刘文渠李禹桥吕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