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663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调光盒和显示液晶盒;调光盒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一液晶层,第一基板设有第一视角控制电极,第二基板设有与第一视角控制电极配合的第二视角控制电极和第三视角控制电极;在窄视角模式时,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平躺姿态或站立姿态。在宽视角模式时,通过向第一视角控制电极、第二视角控制电极以及第三视角控制电极施加对应的视角控制电压,使得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呈无序散乱状态,从而可以对光线进行散射,采用单调光盒的情况下也能实现较宽视角范围的宽视角效果;而且,调光盒无需与偏光片配合使用,大大减小了模组厚度和偏光片的数量,以增加光线的透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已经由原来的120°左右拓宽到160°以上,人们在享受大视角带来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希望有效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以避免屏幕信息外泄而造成的商业损失或尴尬。因此除了宽视角需求之外,在许多场合还需要显示装置具备宽窄视角相互切换的功能。

2、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利用一个调光盒10和一个显示液晶盒20实现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进行切换的双盒结构,其中,显示液晶盒20用于正常的画面显示,调光盒10用于控制视角切换。调光盒10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以及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13。调光盒10和显示液晶盒20之间设有第一偏光片31,显示液晶盒20远离调光盒10的一侧设有第二偏光片32,调光盒10远离显示液晶盒20的一侧设有第三偏光片33,第一偏光片31与第二偏光片32的透光轴相互垂直,第一偏光片31与第三偏光片33的透光轴相互平行,第一液晶层13的配向方向与第一偏光片31和第三偏光片33的透光轴相互平行。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调光盒(10)和显示液晶盒(20),所述调光盒(10)与所述显示液晶盒(20)之间设有第一偏光片(31),所述显示液晶盒(20)远离所述调光盒(10)的一侧设有第二偏光片(32),所述第一偏光片(31)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32)的透光轴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1)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一侧设有第一配向层,所述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配向预倾角在0至90°之间,所述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配向方向在所述第二基板(12)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条(121a)之间的第一夹角在0至20°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调光盒(10)和显示液晶盒(20),所述调光盒(10)与所述显示液晶盒(20)之间设有第一偏光片(31),所述显示液晶盒(20)远离所述调光盒(10)的一侧设有第二偏光片(32),所述第一偏光片(31)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32)的透光轴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1)朝向所述第一液晶层(13)的一侧设有第一配向层,所述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配向预倾角在0至90°之间,所述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配向方向在所述第二基板(12)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条(121a)之间的第一夹角在0至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层(13)采用正性液晶分子,所述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配向预倾角在0至7°之间,所述第二配向层的第二配向预倾角在0至7°之间;或所述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配向预倾角在83°至90°之间,所述第二配向层的第二配向预倾角在83°至9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层(13)采用正性液晶分子或负性液晶分子,所述第一配向层的第一配向预倾角在83°至90°之间,所述第二配向层的第二配向预倾角在0至7°之间。

5.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家军钟德镇周学芹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