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束式高效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642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束式高效除尘器,其中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管束圆筒和格栅,所述管束圆筒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圆筒,所述第三圆筒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圆筒,所述第四圆筒的底部设置有底板,该装置通过在叶轮外壁覆膜PDFE材料,从而通过PDFE材料的耐热、耐寒、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提高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保证了除雾除尘效率,并且通过在叶轮上设置的冲洗喷嘴,有利于在对叶轮进行有效的冲洗工作,解决了叶轮上粘附凝聚的颗粒导致除雾除尘不彻底的情况,满足了人们的工作需求,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脱硫技术方向,具体涉及一种管束式高效除尘器


技术介绍

1、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技术(spc-3d)可在一个吸收塔内同时实现脱硫效率99%以上,除尘效率90%以上,满足二氧化硫排放35mg/nm3、烟尘5mg/nm3的超净排放要求。经过多年发展,该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燃煤工业烟气实现s02和烟尘的深度净化的最佳解决方案,烟气超低排放市场的标配除尘除雾产品之一。

2、管束式除尘器作为spc-3d技术的核心产品之一,多年来已在大量脱硫机组中实现应用,伴随着市场的不断饱和,市场上的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管束的生产和销售逐渐疲软。

3、现有的管束式除尘器在使用时叶轮的耐热和耐寒效果不好,并且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容易对叶轮造成酸碱性伤害,从而造成使用寿命较低的情况,同时叶轮在使用时容易粘附颗粒,现有的管束式除尘器不方便进行冲洗,导致除雾除尘不够彻底,故而亟需一种管束式高效除尘器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装置一种管束式高效除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束式高效除尘器,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管束圆筒(1)和格栅(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圆筒(1)包括顶板(101),所述顶板(1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圆筒(102),所述第一圆筒(10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筒(103),所述第二圆筒(103)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圆筒(106),所述第三圆筒(106)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圆筒(107),所述第四圆筒(107)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012),所述第三圆筒(106)的内部设置有下叶轮(104),所述第四圆筒(107)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一体式锥筒(108),两个所述一体式锥筒(10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阶梯环一(109)和阶梯环二(1010),所述阶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束式高效除尘器,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管束圆筒(1)和格栅(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束圆筒(1)包括顶板(101),所述顶板(1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圆筒(102),所述第一圆筒(10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圆筒(103),所述第二圆筒(103)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圆筒(106),所述第三圆筒(106)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圆筒(107),所述第四圆筒(107)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012),所述第三圆筒(106)的内部设置有下叶轮(104),所述第四圆筒(107)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一体式锥筒(108),两个所述一体式锥筒(108)的内部分别设置有阶梯环一(109)和阶梯环二(1010),所述阶梯环一(109)和阶梯环二(1010)的底部皆设置有反向叶轮(1011),所述底板(1012)的顶部设置有冲洗水管(1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束式高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叶轮(104)和反向叶轮(1011)的内部皆设置有免焊叶轮罩(105),且冲洗水管(1013)通过免焊叶轮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蔡正新戴佳佳张学山徐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