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滨海湿地横向碳通量样品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641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滨海湿地横向碳通量样品采集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毛竹杆,所述毛竹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采样网袋,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可通过设置的档条与连接杆相互配合。在涨潮阶段,采样网袋可自然上浮,且上端始终与水面平齐。随潮水带来的凋落物碳样品流向开口朝向海域的采集装置,并通过潮水的冲力带动活动挡杆向内翻转,从而使得凋落物碳样品自然落入样品收集装置内。采集装置的活动挡杆下端前方安装有档条,使得活动挡杆无法向外侧进行翻转,进而阻碍网袋内所收集的凋落物碳样品外漏,有效避免了潮汐往复作用下导致所采集的大型凋落物碳样品流失,有效提高了样品收集的精准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野外实验样品采集,具体涉及一种滨海湿地横向碳通量样品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1、横向碳通量的流动过程是滨海湿地-近海水域集合生态系统物质交换的关键。植被凋落物等碳通量样品常通过潮汐作用进行横向转移,进而影响物质的重新分布,并间接的重新塑造湿地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精准采集滨海湿地植被凋落物等横向碳通量样品是评估滨海湿地“蓝碳”潜力的关键。然而,在当前的横向碳通量样品采集过程中,潮水的往复过程常导致已采集的大型凋落物样品二次流失,从而降低了样品采集精准性,甚至常造成采样工作的失败。另一方面,在潮水的巨大冲击下,传统的样品采集装置安装不够稳固,会使其在受到潮水的冲击而发生倾斜或倒塌,从而严重影响了样品采集装置的正常收集。总体而言,当前所用的大型凋落物碳通量样本采集方式繁琐,采样操作不便,人力成本过高,且评估分析中容易造成精准性偏差。

2、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滨海湿地横向碳通量样品采集装置,以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滨海湿地横向碳通量样品采集装置,包括有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侧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毛竹杆(3),所述毛竹杆(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网袋(4),且所述网袋(4)位于毛竹杆(3)的下端,所述毛竹杆(3)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泡沫袋(5),所述网袋(4)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装置(6),所述防护装置(6)包括有固定框(7)、螺纹栓(8)、连接框(9)、档条(10)、连接杆(11)、活动挡杆(12)与固定孔(13),所述固定框(7)固定安装在网袋(4)的前端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湿地横向碳通量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湿地横向碳通量样品采集装置,包括有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内侧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毛竹杆(3),所述毛竹杆(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网袋(4),且所述网袋(4)位于毛竹杆(3)的下端,所述毛竹杆(3)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泡沫袋(5),所述网袋(4)的前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装置(6),所述防护装置(6)包括有固定框(7)、螺纹栓(8)、连接框(9)、档条(10)、连接杆(11)、活动挡杆(12)与固定孔(13),所述固定框(7)固定安装在网袋(4)的前端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滨海湿地横向碳通量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7)的一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栓(8),所述固定框(7)的内侧可拆卸套接有连接框(9),所述连接框(9)的下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档条(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滨海湿地横向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强李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