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及风电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629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6
本技术属于风电齿轮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及风电齿轮箱,该传动组件设置于安装箱体与传动轴之间,该传动组件包括支撑结构和润滑结构,支撑结构具有外周面和内周面,外周面与安装箱体的内壁贴合且过盈配合,传动轴沿轴向能够与支撑结构和/或安装箱体抵接,内周面与传动轴间隙配合;润滑结构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油孔、第二油孔和储油腔,多个第一油孔沿传动轴周向开设,多个第二油孔沿支撑结构的周向开设,内周面与传动轴之间形成储油腔,第二油孔与安装箱体上的注油通道连通。该风电齿轮箱能够同时承受传动轴传递的轴向作用力、径向作用力以及弯矩,并且能够对内花键和传动组件进行良好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电风电齿轮箱,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及风电齿轮箱


技术介绍

1、风电齿轮箱是风力发电组件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叶轮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发电机,使其得到相应的转速,从而进行发电作业。为了保证风电齿轮箱的正常运转,传动轴与箱体之间通常设置有传动结构,通过传动结构实现传动轴的转动以及力的传递。风机在几十米高空,对风电齿轮箱内部的传动装置的维修和更换并不是容易的事,因此传动装置的耐久性是至关重要的。

2、传统的传动结构多为滚动轴承,滚动轴承能够很好的实现传动轴在箱体内部的自由转动,但是由于滚动轴承的结构较为复杂,风机在时刻变化的风力条件下运行,传动轴的轴系由于转速较高并且直接和发电机相连,在使用寿命周期内滚动轴承的使用稳定性较差,导致在风电齿轮箱使用寿命周期内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同时滚动轴承拆装不便,直接增加了风电齿轮箱后期的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及风电齿轮箱,能够同时承受传动轴传递的轴向作用力、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设置于安装箱体(100)与传动轴(20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包括第一滑动轴承(4)、第二滑动轴承(5)以及第一定距环(6),所述第一定距环(6)沿轴向抵接在所述第一滑动轴承(4)和所述第二滑动轴承(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100)还包括可拆卸的端盖(7),所述端盖(7)具有第一推力面(71),所述凸环(201)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推力面(71)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面(2012),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设置于安装箱体(100)与传动轴(20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包括第一滑动轴承(4)、第二滑动轴承(5)以及第一定距环(6),所述第一定距环(6)沿轴向抵接在所述第一滑动轴承(4)和所述第二滑动轴承(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体(100)还包括可拆卸的端盖(7),所述端盖(7)具有第一推力面(71),所述凸环(201)还具有与所述第一推力面(71)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面(2012),所述第二限位面(2012)和所述第一推力面(71)之间形成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与第一间隙连通,当所述传动轴(200)发生窜动时,所述第二限位面(2012)能够沿轴向抵靠于所述第一推力面(7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201)上开设有走油孔,所述走油孔连通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00)与所述端盖(7)之间具有环形的回油腔(9),所述回油腔(9)与所述第二间隙连通,所述传动轴(200)上沿径向还开设有回油通道(2013),所述回油通道(2013)与所述回油腔(9)连通,所述回油通道(2013)用于向油箱中回流润滑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包括第一滑动轴承(4)、第二滑动轴承(5)以及第一定距环(6),所述第一定距环(6)沿轴向抵接在所述第一滑动轴承(4)和所述第二滑动轴承(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齿轮箱的传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海锋胡吉春熊永强丁文祥李红建张合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