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腰部锻炼设备。
技术介绍
1、学生、上班族、司机、教师等职业由于久坐久站等原因,容易产生腰背部处的慢性病症。依据研究表明,可通过抱膝触胸、平趴腰部悬空两种动作缓解腰突症状。抱膝触胸可以缓解腰部肌肉、筋膜和韧带的紧张,减轻腰痛的症状,并有助于增加椎体的前缘空间,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从而缓解腰椎管内脊髓或神经根的明显压迫,对缓解髋关节痛和腿痛非常有帮助。平趴腰部悬空则可以锻炼腰肌力量,稳定腰椎结构,降低腰椎椎体的应力,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促进康复。
2、针对上述两种动作,个人很难不依靠辅助设备单独完成,且进行动作的过程中需要腰腹发力,让人难以坚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腰部锻炼设备。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构造一种腰部锻炼设备,包括:
4、架体;
5、背部支撑机构,其包括背部支撑垫以及第一驱动装置,所述背部支撑垫可相对所述架体绕一个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平行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垫(21)和/或所述腿部支撑垫(31)的转动角度极限值大于等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机构(20)还包括背部支撑架(22)、转动轴(2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23),所述背部支撑垫(21)设置于所述背部支撑架(22)上,所述第一气缸(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背部支撑架(22)的前端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平行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垫(21)和/或所述腿部支撑垫(31)的转动角度极限值大于等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机构(20)还包括背部支撑架(22)、转动轴(24),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23),所述背部支撑垫(21)设置于所述背部支撑架(22)上,所述第一气缸(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背部支撑架(22)的前端以及所述架体(10)可转动的连接,所述转动轴(24)设置于所述背部支撑架(22)的后端并与所述架体(10)可转动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垫(21)上沿厚度方向贯穿有头部容置孔(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支撑机构(30)可前后移动的安装于所述架体(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支撑机构(30)还包括腿部支撑架(32),所述腿部支撑架(32)包括第一部分(321)以及第二部分(322),所述腿部支撑垫(31)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321)上,所述第一部分(321)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322)上侧,且所述第一部分(321)的前端与所述第二部分(322)的前端绕所述第二轴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二部分(322)可前后移动的设置于所述架体(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气缸(33),所述腿部支撑机构(30)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部分(322)前后移动的第三气缸(34),所述第二气缸(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321)的后端以及所述第二部分(322)的前端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三气缸(3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部分(322)以及所述架体(10)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锻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锻炼设备还包括腰部支撑机构(40),所述腰部支撑机构(40)包括腰部支撑垫(41)以及第三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军,马晓菁,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来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