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tbc太阳能电池、tbc电池的背面结构与制备。
技术介绍
1、在能源愈发珍贵的背景下,太阳能作为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倍受人们关注,随着化石能源储量日渐减少,太阳能产业蕴藏的经济性和投资价值也越发突出。发展光伏产业是实现中国目标的重要举措。光伏组件是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件。通常,光伏组件设置在光伏组件支架上,支撑有光伏组件的多个光伏组件支架排列成预定的阵列,并通过电连接而形成光伏发电系统。为了使光伏发电系统获得较高的发电效率,通常通过如优化光伏组件支架的结构形式,来提高太阳光辐射利用率。
2、为了寻求安装的稳定性,光伏组件支架的结构主要还是以固定安装的形式为主。此种形势下的光伏组件具有固定不变的安装倾角,虽然安装相对稳固,但是无法最大化利用太阳光。此外,目前也逐渐出现了能够实现单轴调节的安装方式,光伏组件能够根据太阳移动的方位角进行方向的调节。但是上述光伏组件仍然存在稳定性以及太阳光辐射利用率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
3、除此之外,构成太阳能电池板的太阳能电池,其一种形式是ibc
...【技术保护点】
1. TB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接触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区硅片背面的钝化层、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上的介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接触结构还包括电极,所述电极穿过介质层与所述钝化层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B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穿过介质层与所述第一钝化层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穿过介质层与所述第二钝化层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B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包括设
...【技术特征摘要】
1. tb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接触结构包括:设置在基区硅片背面的钝化层、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上的介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b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接触结构还包括电极,所述电极穿过介质层与所述钝化层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b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穿过介质层与所述第一钝化层接触,所述第二电极穿过介质层与所述第二钝化层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b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区硅片背面的隧穿氧化层,以及设置于所述隧穿氧化层的掺杂多晶硅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tb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程度大于所述第二侧面的倾斜程度。
6. 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tb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区与在所述基区硅片上的深度不超过0.5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tbc太阳能电池的背面接触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少剑,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