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5605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包括可降解材料制备而成的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所述第一锁体包括第一锁片与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片上具有第一锁止孔,所述第一锁片的第一表面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二锁体包括第二锁片以及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片上具有第二锁止孔,所述第二锁片的第一表面上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锁止件。本技术的可吸收颅骨锁装置使用稳定性高,同时能够诱导骨瓣与周围颅骨加速愈合,能够实现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可控的降解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吸收颅骨锁装置


技术介绍

1、神经外科手术中,涉及到开颅及骨瓣回植操作。为保证骨瓣回植的稳定性及术后修复效果,需要采用颅骨锁等装置进行骨瓣的辅助固定。颅骨锁产品是一种常用于开颅手术后骨瓣固定的一类医疗器械,其目的在于固定术中移开的骨瓣植回原位,重建颅骨的整体完整,恢复原有骨瓣对颅腔内组织的保护,并最终促进骨瓣与周围颅骨的愈合。

2、传统技术中,临床主流的颅骨锁产品材质上分为传统金属类和新型可吸收两种。金属类产品一般采取连接片的形式,采用螺钉固定连接片与骨骼,此种形式产品本质上为异物,发挥完成连接作用后,存在较多副作用,比如对于发育期儿童会影响正常颅骨长大,颅骨锁存在期间异物感强,导热性过强导致户外情况下灼伤组织,影响术后影像学监测成像等。采用新型可吸收材质,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主流可吸收产品采用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等,此种材质能够在植入后随着组织的愈合逐步被人体吸收,规避了传统金属材质的相关问题;然而,现有高分子产品降解周期过长,容易产生酸性炎症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影响其在临床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降解材料制备而成的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片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一锁止件,多个所述第一锁止件在所述第一锁片的同一表面间隔分布,当所述第一锁体与所述第二锁体配合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锁止件与多个所述第一锁止件相互错位咬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片上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一锁止件,两个所述第一锁止件间隔分布,两个所述第一锁止件之间形成配合间隙,所述第二锁片上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能够容纳于所述配合间隙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降解材料制备而成的第一锁体与第二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片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一锁止件,多个所述第一锁止件在所述第一锁片的同一表面间隔分布,当所述第一锁体与所述第二锁体配合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锁止件与多个所述第一锁止件相互错位咬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片上连接有两个所述第一锁止件,两个所述第一锁止件间隔分布,两个所述第一锁止件之间形成配合间隙,所述第二锁片上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能够容纳于所述配合间隙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片呈圆盘状结构,所述第二锁片呈圆盘状结构,所述第一锁片上的两个所述第一锁止件沿着同一直径方向分布在圆心两侧,所述第二锁片上的所述第二锁止件设置在圆心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片的直径为10mm~20mm,厚度为1mm~3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吸收颅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件呈长方体块状结构,所述第一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睿清博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