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9546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极,在靠近集流体一侧由低曲折度的大颗粒组成作为反应平衡层,平衡Li<supgt;+</supgt;离子与反应速率,靠近电解质一侧由高曲折度的小颗粒组成作为快速传输层。有效解决了传统厚电极由于锂离子浓度梯度造成电极材料利用不均,导致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不佳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电极,在活性材料负载量为29.6mg·cm<supgt;‑2</supgt;、电极孔隙率为25%、1C电流密度下的容量保持率为73.3%,而相同载量下传统电极的容量保持率为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极能有效改善厚电极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进而提升电池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这对于实现快充,缓解里程焦虑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设备等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兼具高容量、长寿命、高稳定性、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电特性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对于高负载量电极的研究至关重要。

2、然而,随着电极负载量增加,电极变厚,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由于锂离子浓度梯度造成电极材料的利用不均,导致电极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极在高负载量下,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包括集流体和位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电极材料层,所述电极材料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材料层,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包括第一电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层包括第二电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p>

4、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包括集流体和位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电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材料层,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包括第一电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层包括第二电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极为正极时,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为10~12μm;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为4~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极为负极时,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为290~310nm;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为75~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包括集流体和位于所述集流体表面的电极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材料层和第二电极材料层,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包括第一电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层包括第二电极活性材料;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大于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极为正极时,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为10~12μm;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为4~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极为负极时,所述第一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为290~310nm;所述第二电极活性材料的粒径为75~8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极为正极时,所述第一电极材料层的厚度为44~73μm;所述第二电极材料层的厚度为44~73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江涛张黔玲陈伟彬王洪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