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接测量聚烯烃单分子链结构形态的方法。
技术介绍
1、聚烯烃是一种产量庞大、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其中以乙烯基聚合物最为重要,如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等。典型的产品如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烯烃弹性体(poe)、超支化聚乙烯等,这些产品均具有非常复杂的支链结构。通过不同工艺条件制备的聚烯烃树脂往往具有各异的链结构,而分子量及其分布、等规度及其分布、长支链(lcb)、短支链(scb)及其分布等差异直接决定了树脂材料性能的优劣及各异的使用性能。因此,为了建立聚烯烃树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生产出性能优异的聚烯烃树脂,对其链微结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2、目前对于聚烯烃链结构(主链、支链)的表征方法主要包括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流变学、凝胶渗透色谱等间接表征方法,尽管人们对聚烯烃链结构的化学性质和形成机理的了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现有表征方法通常基于一定的假设限制,通常只能定性分析或有限的定量分析,无法准确表征链结构的详细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接测量聚烯烃树脂链结构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聚烯烃样品为碳原数为2-20的单烯烃、碳原数为2-20的二烯烃的其中一种单独均聚或与其中至少1种烯烃共聚合而得到的树脂,所述单烯烃优选为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降冰片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聚烯烃薄膜试片的厚度小于2.5mm,优选为小于0.1-2mm;所述聚烯烃薄膜试片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μm,优选为小于0.1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接测量聚烯烃树脂链结构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聚烯烃样品为碳原数为2-20的单烯烃、碳原数为2-20的二烯烃的其中一种单独均聚或与其中至少1种烯烃共聚合而得到的树脂,所述单烯烃优选为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降冰片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聚烯烃薄膜试片的厚度小于2.5mm,优选为小于0.1-2mm;所述聚烯烃薄膜试片的表面粗糙度小于1μm,优选为小于0.1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聚烯烃薄膜试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溶剂为烷基环烷烃类、氯代烃类、芳香烃类或有机硅化合物,其中,溶剂的hansen溶解度参数δ溶剂和聚烯烃样品的hansen溶解度参数δ聚烯烃满足(δ溶剂-δ聚烯烃)2<50,优选(δ溶剂-δ聚烯烃)2<2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加热温度th与聚烯烃熔融温度tm的比值th/tm=0.5-3,优选为t/tm=0.8-1.5,加热温度th和聚烯烃熔融温度tm的单位均为℃;所述加热搅拌时间为0.5-3h,优选为0.5-1.5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聚烯烃溶液浓度m的范围通过聚烯烃重均分子量mw计算,需满足优选为其中,聚烯烃溶液浓度m的单位为g/m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小强,黄嘉雯,杨遥,杨孝全,姜恒宇,阳永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