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用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538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碳化硅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用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3D打印碳化硅成型精度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用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SiC陶瓷粉体在惰性气氛中、800~1200℃下经过热处理,制备所述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物理改性的手段,将粉体在特定的热处理制度下获得吸光度降低的,表面无二氧化硅杂质的亚微米级碳化硅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碳化硅陶瓷,涉及一种用于降低碳化硅粉末吸光度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用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碳化硅(sic)陶瓷,具有抗氧化性强,耐磨性能好,硬度高,热稳定性好,高温强度大,热膨胀系数小,热导率大以及抗热震和耐化学腐蚀等优良特性。因此,已经在石油、化工、机械、航天、核能等领域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对碳化硅陶瓷部件提出了大型化、复杂化的新需求趋势。然而,传统的陶瓷材料成型方法包括干压成型、注射成型、流延成型、注浆成型等,在制备发动机喷嘴、襟翼、涡轮叶片、起落架舱等复杂、大型的陶瓷结构部件时存在很大困难。另一方面,陶瓷材料的高硬度、高脆性使其难以减材加工,因此急需寻找一种近净成型复杂结构的新技术。相对于传统成型、烧结方法的局限,3d打印技术可满足制造业对零件大型、复杂结构的需求。常见的陶瓷3d打印技术包括光固化成型(sla/dlp/lcd)、选区激光烧结成型(sls)、直写成型(diw)、分层制造成型(lom)等。其中,diw技术由于打印喷头管径的限制容易导致打印精度较差;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用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SiC陶瓷粉体在惰性气氛中、800~1200℃下经过热处理,制备所述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10分钟~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氛为氩气气氛;所述惰性气氛的气流量为2~3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C陶瓷粉体的粒径为亚微米级,优选为100nm~2μm,更优选为0.8μm~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用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sic陶瓷粉体在惰性气氛中、800~1200℃下经过热处理,制备所述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10分钟~2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氛为氩气气氛;所述惰性气氛的气流量为2~3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c陶瓷粉体的粒径为亚微米级,优选为100nm~2μm,更优选为0.8μm~1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热处理后,再经研磨、烘干和过筛,得到所述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体;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光固化3d打印用sic陶瓷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3d打印用紫外低吸收sic陶瓷粉体在405nm的吸光度为0.1~0.4。

7.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用sic陶瓷粉体浆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佘玉龙黄政仁唐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