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突释缓释单/双载药双层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可溶性微针(dissolving microneedle,dmn)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种新兴药物输送系统。dmn由可溶性聚合物制成,包括天然聚合物和人工合成聚合物。进入皮肤后,针体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降解或溶解,针体与基质分离,降解或溶解后释放药物。根据治疗需要,通过改变针体的材质和形状,可以制备出不同降解率的dmn。这些被封装在dmn中的药物,可以溶解在皮肤中快速或缓慢释放。dmn适合保存热不稳定药物(如蛋白质疫苗和酶)的生物活性,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冷藏的相关成本。由于它们不重复使用,这种方法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并且医疗废物更容易处理,使用后不会留下尖锐的废物,因其无痛、安全、给药效率高、患者操作方便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心绞痛(angina pectoris)是临床常见急性发作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起病急且进展迅速,如不及时用药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硝酸酯类是目前治疗急性心绞痛的常规标准药物,其通常通过口服或舌下含服方式进行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突释缓释单/双载药双层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是由载药微针和载药背衬膜组成;所述载药微针是由硝酸甘油与针体溶液制成,所述针体溶液是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制成:20~60%聚乙烯吡咯烷酮、1~5%柠檬酸、1~6%碳酸氢钠、38~69%无水乙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释缓释单/双载药双层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溶液是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制成:36%聚乙烯吡咯烷酮、2.9%柠檬酸、4.3%碳酸氢钠、56.8%无水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释缓释单/双载药双层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溶液是由以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突释缓释单/双载药双层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是由载药微针和载药背衬膜组成;所述载药微针是由硝酸甘油与针体溶液制成,所述针体溶液是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制成:20~60%聚乙烯吡咯烷酮、1~5%柠檬酸、1~6%碳酸氢钠、38~69%无水乙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释缓释单/双载药双层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溶液是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制成:36%聚乙烯吡咯烷酮、2.9%柠檬酸、4.3%碳酸氢钠、56.8%无水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释缓释单/双载药双层可溶性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溶液是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制成:50%聚乙烯吡咯烷酮、4%柠檬酸、5%碳酸氢钠、41%无水乙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陈天恒,蒋薇薇,王柄凯,张运昌,黄颖,于英杰,邰启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