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建筑施工效率较低,对施工周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施工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施工过程中步骤多样,专业化程度低,导致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因工作种类繁杂多样变化而常常出现错误,从而减慢甚至阻滞施工进程速度。
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是经预制、装配、连接而成的框架,相较于现有的钢结构模块化建筑,混凝土模块化建筑具有保温防火性好,价格较低,原材料丰富等诸多优点,是未来建设领域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现有的混凝土模块化建筑结构体系,存在连接形式复杂,施工质量不易保证等缺点,且由于梁、楼板的叠合导致后续需要进行大量的湿作业,需要梁和楼板具有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再加上混凝土养护等原因,一方面施工效率不高,另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框架模块,每层框架模块包括分体设置的走廊构件(2)和一体设置的至少3个混凝土模块单元(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架包括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第三横梁(13)和第四横梁(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形梁架为叠合梁架,包括第一叠合梁(21)、第二叠合梁(22)和第三叠合梁(23),所述第一叠合梁(21)、第二叠合梁(22)和第三叠合梁(23)上部的箍筋均为开口箍。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框架模块,每层框架模块包括分体设置的走廊构件(2)和一体设置的至少3个混凝土模块单元(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架包括第一横梁(11)、第二横梁(12)、第三横梁(13)和第四横梁(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形梁架为叠合梁架,包括第一叠合梁(21)、第二叠合梁(22)和第三叠合梁(23),所述第一叠合梁(21)、第二叠合梁(22)和第三叠合梁(23)上部的箍筋均为开口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叠合梁(21)和第三叠合梁(23)的自由端下部均设有一缺口,所述第一叠合梁(21)和第三叠合梁(23)搭设在所述牛腿(6)上,所述缺口与所述牛腿(6)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浆套筒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军,赵宝军,严辰,陈朝骏,张佳艺,王琼,丁桃,陈静,蓝泽灵,张殷,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