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468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36
一种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包括塔架,所述塔架被分隔成多层区域;至少一层区域的外围位置设有多个房本体,中心位置设为预留功能区;至少一层区域的上部为透风区。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采用全钢结构,废弃后可循环利用,杜绝建筑垃圾,且能够大大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具有安全性高、绿化率高、居住舒适、容纳楼房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一种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


技术介绍

1、摩天大楼是文明的灯塔,是科技的明珠,也是城市的荣耀。但以往的摩天大楼,都是封闭的玻璃结构,大量照不进阳光的空间让人居住不舒适。这种传统超高层建筑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采光效果差,绿化空间少;(2)传统超高层建筑的最大难题是消防问题,通常会设计一两个与大气相通的避难层,但效果不佳,且消防所需水源不足,无法快速灭火,且居住在超高层建筑的居民人数多,逃生较为困难;(3)使用最不方便的是竖向交通,要么是电梯太少,候梯时间太长,要么是通向高区需要转换两次电梯;(4)由于超高层建筑的人数多,停车难,如果设置多层,转弯多,导致停车时间长;(5)现有的超高层建筑多为混凝土,抗震性差且安装费时费力,即使采用钢结构房,如果每层都放置楼房的话,整个骨架也难以支撑大体量的楼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抗风压效果显著,抗震性能和稳定性高,安全性高,绿化率高,居住舒适的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包括塔架,所述塔架被分隔成多层区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层区域的外围位置设有多个房本体,中心位置设为预留功能区;至少一层区域的上部为透风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包括角柱和边柱,每层区域均设有连接于角柱与边柱之间的主梁、连接于主梁之间的次梁以及设于主梁之间的地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还包括内柱,每层区域的角柱与边柱之间、边柱与边柱之间、边柱与内柱之间以及内柱与内柱之间均连接有主梁,将每层区域的地面划分为多个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包括塔架,所述塔架被分隔成多层区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层区域的外围位置设有多个房本体,中心位置设为预留功能区;至少一层区域的上部为透风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包括角柱和边柱,每层区域均设有连接于角柱与边柱之间的主梁、连接于主梁之间的次梁以及设于主梁之间的地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还包括内柱,每层区域的角柱与边柱之间、边柱与边柱之间、边柱与内柱之间以及内柱与内柱之间均连接有主梁,将每层区域的地面划分为多个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其特征在于,各柱体与主梁之间设有主支撑体,或者连接于同一主梁上的主支撑体之间设有撑连杆;各次梁之间还设有次梁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从底层到顶层的房本体数量逐渐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可透风的超高层建筑,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
申请(专利权)人:远大活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