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注塑机的顶出旋转换位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443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注塑机的顶出旋转换位构造,其中,承重衬套的顶部设有一限位卡块,限位卡块朝中心方向凸出设置;顶出轴杆的外壁的中上部开设有一旋转限位槽,旋转限位槽包括两个轴向槽以及一个周向槽,轴向槽沿顶出轴杆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周向槽沿顶出轴杆的周向方向延伸设置,这两个轴向槽分别连接于周向槽的两端,并形成平铺形状呈“凵”字形设置的旋转限位槽,旋转限位槽与限位卡块滑动卡接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旋转限位槽与限位卡块组成的卡嵌定位结构进行模芯二次注塑定位,能够提高模芯的工作稳定性,无需进行夹紧,简化设备成本以及缩短工作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注塑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注塑机的顶出旋转换位构造


技术介绍

1、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设有转盘、转盘驱动装置以及转盘定位机构,以带动模芯进行两个不同注塑工位转换。如申请号为“cn202221005065.1”、专利名称为“一种双色注塑机转盘夹紧装置”的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双色注塑机中的转盘夹紧装置,其工作原理为:通过侧部的驱动电机以及齿轮结构,带动转盘绕其轴心旋转;通过接近开关与转盘进行触发配合,以实现定位;最后,通过压紧组件对转盘进行工装定位。

2、这种换位结构存在着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的缺点,另外,通过接近开关进行转盘定位,存在信号延迟,导致定位精度较低,影响二次注塑的精确度,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注塑机的顶出旋转换位构造,能够提高双注塑机的二次注塑定位的精准度,避免电路延迟对模芯的二次注塑定位形成定位误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注塑机的顶出旋转换位构造,包括基板(1)、模芯和动模板,基板(1)和动模板之间设有第一注塑工位和第二注塑工位,其特征在于:基板(1)的中心位置设有顶出旋转换位结构,顶出旋转换位结构包括承重衬套(4)、顶出轴杆(5)、旋转驱动齿轮(520)、旋转驱动齿条(71)以及旋转驱动缸(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注塑机的顶出旋转换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侧面设有多个装配T型槽,基板(1)的侧面还设有一垫板(2),垫板(2)通过螺栓固接于T型槽;垫板(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中心口,中心口与所述装配孔道同轴对齐,所述承重衬套(4)固定于中心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注塑机的顶出旋转换位构造,包括基板(1)、模芯和动模板,基板(1)和动模板之间设有第一注塑工位和第二注塑工位,其特征在于:基板(1)的中心位置设有顶出旋转换位结构,顶出旋转换位结构包括承重衬套(4)、顶出轴杆(5)、旋转驱动齿轮(520)、旋转驱动齿条(71)以及旋转驱动缸(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注塑机的顶出旋转换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侧面设有多个装配t型槽,基板(1)的侧面还设有一垫板(2),垫板(2)通过螺栓固接于t型槽;垫板(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中心口,中心口与所述装配孔道同轴对齐,所述承重衬套(4)固定于中心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注塑机的顶出旋转换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的内侧固定有至少一个导条(712),各导条(712)沿直线方向分布设置;所述旋转驱动齿条(71)的上表面设有一凹陷的直线槽(711),各导条(712)分别嵌入连接于直线槽(711),并且直线槽(711)与各导条(712)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注塑机的顶出旋转换位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道内还装配有上滑环(522)和下滑环(523),上滑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峰李东斌
申请(专利权)人:忠信模具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