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上下车方法、滑动座椅上下车方法和轨道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云巴、地铁、高铁等交通工具载客上下车时,都是依靠侧式站台或者岛式站台,通过进站前减速与制动,这个过程需要损耗大量能量才能使得车辆停稳停住,保证车辆停稳精度又是一大难题。车辆停稳以后,乘客从车辆左右门上下车,当人多拥挤的时候很容易导致车门被卡导致关不上、影响通行效率。在当下云巴行车间隔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这种不确定因素大大的增加了车辆报晚点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车辆,该轨道车辆可以将滑动座椅作为独立的上下车最小单元,可以提高乘客上下车的便捷性。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系统。
3、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上下车方法。
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轨道车辆的滑动座椅上下车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椅还包括:操纵模块,所述操纵模块设置于所述滑动座椅主体上,所述操纵模块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模块为触控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集成在所述驱动轮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椅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滑动座椅主体上,所述驱动轮为金属轮且为所述电池的第一充电电极,所述滑动座椅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椅还包括:操纵模块,所述操纵模块设置于所述滑动座椅主体上,所述操纵模块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模块为触控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集成在所述驱动轮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椅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滑动座椅主体上,所述驱动轮为金属轮且为所述电池的第一充电电极,所述滑动座椅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为第二充电电极,所述第一充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充电电极中的一个为正极且另一个为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设置有过渡滑轨,所述过渡滑轨与所述座椅滑轨相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滑轨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底部;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包括:前车门和后车门,所述前车门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前侧且所述后车门设置于所述车体的后侧,所述座椅滑轨在所述前车门和所述后车门之间延伸,在所述车体运行且所述前车门打开后,所述滑动座椅从所述前车门处上车,在所述后车门打开后,所述滑动座椅从所述后车门处下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门设置于所述车体前侧的中部,所述后车门设置于所述车体后侧的中部,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固定滑动座椅,所述固定滑动座椅设置于所述座椅滑轨的两侧。
10.一种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轨道梁和上下车轨道,所述上下车轨道设置于所述轨道梁内,在所述车体运...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