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模块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307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26
本申请涉及一种功率模块及车辆,在各个芯片上均设置检测组件,将检测组件的第一检测端子连接在芯片上,第二检测端子连接在基板上,形成电流回路,使得各个芯片上的电流流经对应的检测组件上。此时在检测时可将检测设备分别连接在第一检测端子和第二检测端子上,以监控各个芯片上的电流信息。如此设计,利用各个检测组件,可对并联状态的芯片的实际工作电流进行有效监控,便于调整各个芯片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多芯片并联均流,使得功率模块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特别是涉及功率模块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电动车主驱用功率模块在整车应用过程中主要负责将来自电池的直流电转变为驱动电机的交流电,在电能变换的过程中需要功率模块通过较大的工作电流,这是单一芯片无法实现的,当前主流的技术方案均为多芯片并联以实现大电流输出。由于同一支路中并联的芯片在特性参数上存在差异,导致模块在实际工作中同一支路中的芯片流过的电流不等,导致芯片发热不均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并联支路的性能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功率模块及车辆,能够便于有效监控并联的芯片实际工作电流的大小。

2、一种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包括:基板;若干芯片,至少部分以并联方式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检测组件,各所述芯片与所述基板之间均电连接有所述检测组件;其中,各所述检测组件均包括连接部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沿预设方向相对两端的第一检测端子与第二检测端子,所述第一检测端子与所述芯片连接,所述第二检测端子与所述基板连接。

3、上述的功率模块,在各个芯片上均设置检测组件,将检测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检测组件(30)还包括第一导流端子(34)与第二导流端子(35),所述第一导流端子(34)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32)间隔连接于所述连接部(31)的一端,并均与所述芯片(20)连接,所述第二导流端子(35)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子(33)间隔连接于所述连接部(31)的另一端,并均与所述基板(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端子(34)的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X)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32)的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X)的横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模块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检测组件(30)还包括第一导流端子(34)与第二导流端子(35),所述第一导流端子(34)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32)间隔连接于所述连接部(31)的一端,并均与所述芯片(20)连接,所述第二导流端子(35)与所述第二检测端子(33)间隔连接于所述连接部(31)的另一端,并均与所述基板(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端子(34)的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x)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检测端子(32)的垂直于所述预设方向(x)的横截面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端子(34)、所述第一检测端子(32)、所述连接部(31)、所述第二导流端子(35)及所述第二检测端子(33)为一体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包括连接段(311)及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段(311)沿所述预设方向(x)两端的折弯段(312),两个所述折弯段(312)及所述连接段(311)之间围合形成绝缘间隙(313),所述第一检测端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慧超李敏朱占山暴杰张月馨魏颖颖咬皓程孔繁磊王玲辉蔡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