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换热器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空调器换热系统在对温控空间制冷时,通常仅依靠蒸发器进行制冷,为了维持温控环境的舒适性,压缩机在开启后需要持续运转,并且需要通过调节压缩机转速适应工况变化,压缩机在连续工作期间并非一直处于高效率状态,比较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换热系统,该空调器换热系统可以储存多余的液态冷媒,而且当液态冷媒存储到一定量时,可以由储存的液态冷媒通过换热器与温控空间进行换热制冷以替代压缩机工作,直至温控空间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重启压缩机,从而可以实现压缩机的间歇性工作,有利于节约能耗。
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换热系统,包括:蒸发器;节流组件;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储液罐和换热器,所述储液罐连接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节流组件之间,所述换热器连接于所述储液罐与温控空间之间,以进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2)包括:第一换热件(521)和第二换热件(522),所述第一换热件(521)设置于所述储液罐(51)内,且所述第一换热件(521)与低温冷媒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换热件(522)与所述第一换热件(521)连接,且所述第二换热件(522)设置于所述储液罐(51)外部,以与温控空间进行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热件(521)与所述储液罐(51)内的低温冷媒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2)包括:第一换热件(521)和第二换热件(522),所述第一换热件(521)设置于所述储液罐(51)内,且所述第一换热件(521)与低温冷媒进行换热,所述第二换热件(522)与所述第一换热件(521)连接,且所述第二换热件(522)设置于所述储液罐(51)外部,以与温控空间进行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换热件(521)与所述储液罐(51)内的低温冷媒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521)位于所述储液罐(51)内的低温冷媒的液面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521)与所述第二换热件(522)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2)为一个,所述换热器(52)构造为粗管结构;或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521)与所述第二换热件(522)之间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换热件(521)与所述第二换热件(522)之间通过连接件(5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件(52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换热件(522)的顶部之间的距离为h,h的取值范围为:20cm≤h≤80cm。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10)、冷凝器(20)和气液分离器(90),所述冷凝器(20)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0)的一端,所述蒸发器(30)连接于所述压缩机(10)的另一端,所述气液分离器(90)连接于所述蒸发器(30)和所述压缩机(1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换热系统(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压储气罐(100),所述蒸发器(30)与所述储液罐(5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口(110),所述压缩机(10)与所述气液分离器(90)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口(120),所述低压储气罐(100)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110)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口(120)之间。
11.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惠芳,张俊岩,贾建勋,刘超鹏,赵尚仲,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