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线节点间调度终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2191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无线节点间调度终端的方法,包括:网络获取终端与多个无线节点中的预定的一组无线节点之间的信道参数;网络根据预定优化原则,从一组无线节点中选择与终端建立通信链路的无线节点;网络向终端发送调度指令,将终端调度至所选的无线节点。通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位于小区边缘的终端的传输速率和频谱效率,抑制邻小区干扰,提高系统吞吐量,并且还能够让构成分层架构的无线节点之间在空间覆盖上动态地互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在无线节点间调 度终端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第三代(3G)系统的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HSUPA )和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的i殳计中,为了利用用户间的分集增益来 提高小区的吞吐量,采用了由Node B实施的调度技术。基于Node B 调度的业务称为调度业务,调度业务分为上行调度业务和下行调度 业务。在上行调度业务的实施过程中,UE在传输凄t据前,先通过随 机接入上行控制信道(E-RUCCH,简称为E-DCH)信道发送调度 请求,如图1所示,NodeB根据UE的调度请求和小区的资源状况 为用户i殳似User Equipment,简称为UE )分配资源,并通过E-AGCH (E-DCH绝对4更片又信道)信道在时间点101将4更权的资源(包括码 道、时隙、功率)发送给UE,同时下发一个功控指令,即,功率 控制凄t据(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控制下一次增强上行物理信道(E-PUCH)发送的功率升降。对于一个传iir时间间隔,Node B每次调度只通过E-DCH绝对授权信道(E-AGCH )下发一 个功4空指令,时分乂又工(Time Division Duplex, TDD)系统一种可 能的最小传输时间间隔是TDD系统采用的帧长(或子帧长度),例如5ms,另 一种可能的传输时间间隔是TDD系统采用的帧长(或子 帧长度)的整凄t倍,如20ms。在时刻102, UE通过E-PUCH信道 发送数据,并在时刻103结束数据发送。当Node B接收到UE的E-PUCH信道数据后,NodeB的物理 层进行解码,并将解码信息反馈给上层MAC-e (增强媒体接入控制 实体)实体,由MAC-e实体负责产生ACK (确认,也可称为正确 应答)或NACK (不确认,也可称为错误应答)指示,并在E-HICH(E-DCH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信道上将指示发送给UE, UE收到ACK后,会丢弃原先的分组,进行新数据的传输;如果收 到的是NACK,需要等待授权资源再进行重传。调度业务的定时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UE收到E-AGCH授 权信息后,在定时时间Tl后发送数据,发送数据后在定时时间T2 后在时刻104收到Node 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 )指示,如果收 到的是NACK, UE将等待绝对授权到来后再在时刻105重传数据, 等待时间是T3;如果收到的是ACK, UE将丢弃此数据块,清空相 关的HARQ进程,等待下一次授权再进行新数据的传输。其中,Tl、 T2有明确的定时关系,T3是可变的,耳又决于NodeB的调度。在申i青号为CN200310109044、名称为一种用于HSDPA系统 的实现动态快速调度的方法的专利中,公开了包括确定活动用户 的个凄t;确定哪些用户为活动用户;为活动用户分配可4吏用的石马字 资源。上述活动用户的个数根据由调度策略决定的所有活动用户个 数的基准值和所有连接用户的平均信道质量确定,并且根据各个连 接用户的传输优先级确定哪些用户为活动用户。然后,先按注水原 理为每个活动用户进4亍初步分配,并以不超过活动用户的推荐〗直为 限制条件,以保证所有活动用户可传输的最低信息速率达到最大值。 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HSDPA系统的实现动态快速调度的方法中,根 据瞬时信道条件和码分复用的资源共享方式,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码字资源,在兼顾系统吞口土量和7>平性的同时动态〗也为HSDPA各用 户分配时;戈和;马i或资源。可以看出,现有调度方法是在多个用户之间分配同 一个无线节 点的无线资源,利用多个用户对同 一 个无线节点的信道质量的动态 变化来获取多个用户间的分集增益,但是这种方式无法利用 一 个终 端对不同节点的信道差异来获得终端在多个节点间的分集增益,并 且存在边缘小区传输速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做出本专利技术,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在无线节点间调度终端的方案,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利 用 一个终端在多个节点间的分集增益、以及小区边纟彖终端通信频i普 效率低,以及弥补层间切换技术存在的切换时延大的缺点,从而实 现层间无线节点之间的动态互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在无线节点间调度终端的方 法,应用于包括多个无线节点和至少一个终端的无线通信网络。该方法包括网症各获耳又终端与多个无线节点中的预定的 一组无 线节点之间的信道参数;网络根据预定优化原则,从一组无线节点 中选择与终端建立通信链路的无线节点;网络向终端发送调度指令, 将终端调度至所选的无线节点。其中,网络获耳又一组无线节点与终端之间的信道参数的处理包 4舌以下至少之一网络对终端向其发送的信道探测信号进行测量,获取一组无线 节点与终端的信道参数;多个无线节点分别向其覆盖的区域发送信道探测信号,终端对 无线节点发送的信道探测信号进行测量并以适当的方式将测量结果 上才艮网纟各。并且,无线节点向其覆盖区域发送的信道探测信号为 一组与该无线节点所包含的 一组发射天线——对应且;f皮此正交的伪随才几序 列。其中,终端通过对其接收到伪随机序列的测量,获取终端天线 与无线节点所包含的 一 组天线之间的信道参数。此外,上述信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道质量指示数据、终端上的单个天线与每个无线节点上单个天线之间构成的单llr入单输出系统的信道沖击响应或信干比、终端上的单个天线与每个无线 节点上的多个天线之间构成的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或单输入多输出系 统的信道冲击响应或一组信干比、终端上的多个天线与每个无线节 点上的多个天线所构成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信道沖击响应或一组 信干比。另夕卜,预定优化原则为以下之一信干比优化原则、小区间干 扰抑制优化原则。其中,在根据信干比优化原则进行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与终端 建立通信链^各的无线节点的处理具体为根据信道参数选择信干比最高或者与终端间的信道冲击响应最 强的一个无线节点与终端建立通信链路,或者选择信干比最高或者 信道冲击响应最强的无线节点以及信干比大于预定值或者信道沖击 响应强度大于预定值的其它无线节点共同与终端建立通信链路。此外,在根据小区间干扰抑制优化原则进行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与终端建立通信链路的无线节点的处理具体为根据信道参数,网络从多个无线节点中选择与终端之间的路径 损耗值为最小的 一个无线节点,并进一 步地从多个无线节点中选择 与终端之间的路径损一毛值为第二小的一个无线节点;用第二小的3各 径损一毛值除以最小的3各径损肆€值,得到路径损库毛比值;将^各径损诔C 比值与预定的干扰抑制门限进行比较,如果^各径损耗比值大于预定 的干扰抑制门限,则将终端调度到路径损耗值为最小的无线节点上。其中,获取路径损耗的方式为如下方式之一多个无线节点分别测量终端发射的信道:t罙测信号在多个无线节 点处的功率,并结合终端上报或者网络为终端指定的发射功率参数, 计算出路径损耗;终端测量多个无线节点发射的信道探测信号、或参考信号、或 天线识别信号,获得终端发送的信号在终端天线处的功率值,终端 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无线节点间调度终端的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无线节点和至少一个终端的无线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多个无线节点中的预定的一组无线节点之间的信道参数; 所述网络根据预定优化原则,从所述一组无线节点中选择 与所述终端建立通信链路的无线节点; 所述网络向所述终端发送调度指令,将所述终端调度至所选的无线节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无线节点间调度终端的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无线节点和至少一个终端的无线通信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获取所述终端与所述多个无线节点中的预定的一组无线节点之间的信道参数;所述网络根据预定优化原则,从所述一组无线节点中选择与所述终端建立通信链路的无线节点;所述网络向所述终端发送调度指令,将所述终端调度至所选的无线节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获取所述 一组无线节点与所述终端之间的信道参数的处理包括以下至 少之一所述网络对所述终端向其发送的信道探测信号进行测量, 获取所述一组无线节点与所述终端的信道参数;所述多个无线节点分别向其覆盖的区域发送信道探测信 号,终端对无线节点发送的信道探测信号进行测量并以适当的 方式将测量结果上报网络。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节点向其 覆盖区域发送的所述信道探测信号为 一 组与该无线节点所包 含的一组发射天线——对应且4皮此正交的伪随才几序列。4. 4艮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过对其 接收到所述伪随机序列的测量,获取所述终端天线与所述无线 节点所包含的所述一组天线之间的信道参凄欠。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参数包括 以下至少之一信道质量指示数据、所述终端上的单个天线与 所述每个无线节点上单个天线之间构成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的信道冲击响应或信干比、所述终端上的单个天线与所述每个 无线节点上的多个天线之间构成的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或单输 入多输出系统的信道沖击响应或一组信干比、所述终端上的多 个天线与所述每个无线节点上的多个天线所构成的多输入多 #T出系统的4言道沖击响应或一组J言干比。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优化原则 为以下之一信干比优化原则、小区间干l尤抑制优化原则。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信干比 优化原则进行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与所述终端建立通信链路的 无线节点的处理具体为根据信道参数选择信干比最高或者与所述终端间的信道 冲击响应最强的一个无线节点与所述终端建立通信链3各,或者 选择信干比最高或者信道冲击响应最强的无线节点以及信千比大于预定值或者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心玺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