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煤气化用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054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煤气化用气化炉,包括气化炉主体,所述气化炉主体由上至下依次为出气室、煤气化室和进料室,所述进料室外部安装有第一夹套,所述第一夹套与进料室外壁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通过隔板分隔为上风冷腔和下风冷腔,所述第一夹套一侧安装有第一进气管,另一侧的上风冷腔底部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一端连通至风源,另一端连通至上风冷腔,所述上风冷腔通过补气管与点火管连接。本技术通过设计风冷腔,使原本来自风管的空气经过风冷腔再进入到补气管内,在实现对点火管补气的同时,流经风冷腔的空气带走炉壁表面热量,实现散热,相比传统的水冷方式而言,散热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煤气化,具体涉及一种粉煤气化用气化炉


技术介绍

1、煤粉气化是一种以干煤粉为原料,以纯氧、蒸汽或空气为气化剂,使干煤粉在常压、加压或微正压后气化,气化产物主要包括co、h2、 ch4等合成气的方法,该方法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由于气化过程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为了降低炉壁温度,保护炉壁,同时避免炉壁烫伤工作人员,一般采用水冷方式对炉壁进行降温,如公开号为cn217127356u 煤气化炉用的水冷壁的专利中,即采用了一种外挂式的水冷壁对炉壁表面进行降温,然而在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水冷装置的购买和使用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粉煤气化用气化炉,通过在生产工作人员容易接触到的气化炉炉壁外底部设置夹套,使其与炉壁间形成风冷腔,再将风管和补气管分别与风冷腔两侧连接,使原本来自风管的空气需经过风冷腔再进入到补气管内,进而在实现对点火管补气的同时,风冷腔内流通的空气能够对炉壁进行风冷散热,从而避免因炉壁温度过高而烫伤工作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煤气化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主体(1),所述气化炉主体(1)中部呈圆筒状,顶部和底部收口,所述气化炉主体(1)由上至下依次为出气室(2)、煤气化室(3)和进料室(4),所述出气室(2)顶部设有出气口(5),底部与煤气化室(3)顶部连通,所述煤气化室(3)底端侧壁连通有点火管(6),底部与进料室(4)连通,所述进料室(4)呈漏斗状,进料室(4)底部进料口(7)处安装有煤粉喷嘴(8),所述煤粉喷嘴(8)底端连接有煤粉进料管(9),煤粉喷嘴(8)顶部出口正对进料口(7),所述进料室(4)侧壁面安装有第二进气管(10),所述第二进气管(10)一端连通至进料室(4)内部,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气化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主体(1),所述气化炉主体(1)中部呈圆筒状,顶部和底部收口,所述气化炉主体(1)由上至下依次为出气室(2)、煤气化室(3)和进料室(4),所述出气室(2)顶部设有出气口(5),底部与煤气化室(3)顶部连通,所述煤气化室(3)底端侧壁连通有点火管(6),底部与进料室(4)连通,所述进料室(4)呈漏斗状,进料室(4)底部进料口(7)处安装有煤粉喷嘴(8),所述煤粉喷嘴(8)底端连接有煤粉进料管(9),煤粉喷嘴(8)顶部出口正对进料口(7),所述进料室(4)侧壁面安装有第二进气管(10),所述第二进气管(10)一端连通至进料室(4)内部,另一端与下风冷腔(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煤气化用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室(4)外部安装有第一夹套(11),所述第一夹套(11)与进料室(4)外壁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通过隔板(12)分隔为上风冷腔(13)和下风冷腔(14),所述第一夹套(11)一侧安装有第一进气管(15),所述第一进气管(15)一端与气源连通,另一端连通至下风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义詹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宏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