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梯架,具体涉及一种梯架。
技术介绍
1、梯架作为一种工程上常用的作业工具,广泛的应用和使用。对于不同的工作情况或者工作要求,在使用时需要针对性的选择更加便利的梯架。因此,各种各样的梯架设备应运而生。虽然现有的梯架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但对于如何做到灵活移动和快捷的使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因此,设计一种梯架,能够大大方便梯架设备的搬运和使用方便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梯架,通过三个组装架体的可拆卸连接实现对梯架的分段拆装,大大方便和提高了梯架使用的效率。同时,三个组装架体在大部分采用铰接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占用空间的合理缩小,大大提高了对梯架的携带性,也方便进行合理的搬运。
2、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种技术方案:
3、一种梯架,其包括第一组装架体、第二组装架体、第三组装架体、前移动座体、第一组装座体、第二组装座体、第一支撑架体以及第二支撑架体;第一组装架体的一端与前移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装架体、第二组装架体、第三组装架体、前移动座体、第一组装座体、第二组装座体、第一支撑架体以及第二支撑架体;所述第一组装架体的一端与所述前移动座体的第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装架体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组装架体上与所述第二组装架体连接的一端在靠近所述前移动座体的一侧形成第一组装支撑体,且所述第一组装支撑体上靠近所述前移动座体的一端抵持在所述前移动座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组装座体的一端与所述前移动座体上靠近所述第一组装支撑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组装架体上远离所述第一组装架体的一端在靠近所述前移动座体的一侧形成第二组装支撑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装架体、第二组装架体、第三组装架体、前移动座体、第一组装座体、第二组装座体、第一支撑架体以及第二支撑架体;所述第一组装架体的一端与所述前移动座体的第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组装架体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组装架体上与所述第二组装架体连接的一端在靠近所述前移动座体的一侧形成第一组装支撑体,且所述第一组装支撑体上靠近所述前移动座体的一端抵持在所述前移动座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组装座体的一端与所述前移动座体上靠近所述第一组装支撑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组装架体上远离所述第一组装架体的一端在靠近所述前移动座体的一侧形成第二组装支撑体,且所述第二组装支撑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体上远离所述第二组装支撑体的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一组装座体上远离所述前移动座体的一端;所述第三组装架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组装架体上远离所述第一组装架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组装架体上远离所述第二组装架体一端在靠近所述前移动座体的一侧形成第三组装支撑体,且所述第三组装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体上远离所述第三组装支撑体的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二组装座体上;所述第二组装座体上远离所述第三组装支撑体的一端可拆卸的与所述第一组装座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架体包括梯板、第一联动杆、第一主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一组装支撑体;所述第一主连接杆为两个,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主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前移动座体铰接形成主铰接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组装支撑体铰接;所述梯板为多个且平行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梯板上靠近所述第一主连接杆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一主连接杆铰接;所述第一联动杆为两个,相互间隔且与所述第一主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联动杆依次与不同的所述梯板连接,且连接处为所述梯板上远离所述第一主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组装支撑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梯板板面相平行的第一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川,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智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