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变形电极及改善电池金属化性能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8948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53
本申请提出一种自变形电极及改善电池金属化性能的系统,包括底座及安装在底座上的至少一个自变形单元,每一所述自变形单元均包括一个弹性部和一个接触部,所述弹性部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弹性部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接触部连接,当所述接触部与金属栅线接触时,所述弹性部能够依靠自身结构发生弹性变形,使接触部与金属栅线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本申请的自变形电极电流负载能力大,适用于大电流通过,且整个电极没有运动零部件,降低了电极的故障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电池产品检测,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变形电极及改善电池金属化性能的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大规模产业化中,晶硅太阳能电池通常采用导电浆料印刷结合高温烧结的方式在硅片的正背面制备金属化电极(即金属栅线),使金属化电极与电池片之间形成紧密高效的欧姆接触,以将光生载流子导出电池。但是在高温烧结的过程中,金属栅线会对硅片形成损伤,导致金属-半导体的接触复合损失是钝化区域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金属-半导体的接触电阻损失也远高于掺杂层的传输损失和金属栅线的电阻损失。

2、对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金属化工艺而言,提高烧结温度可以降低金属-半导体的接触电阻损失,但其接触复合损失会增加;而降低烧结温度可以降低金属-半导体的接触复合损失,但其接触电阻损失会显着升高。因此金属-半导体的接触复合损失和接触电阻损失无法通过烧结条件的调节来使两者共同达到最优,只能通过对烧结条件进行优化使两者达到平衡。

3、现有技术中,采用激光诱导烧结技术来改善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金属-半导体的接触性能,具体的,对电池片照射高强度的激光,同时对电池片施加一个偏转电压,由此产生的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变形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至少一个自变形单元,每一所述自变形单元均包括一个弹性部(2,3)和一个接触部(4,5),所述弹性部(2,3)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弹性部(2,3)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与所述接触部(4,5)连接,当所述接触部(4,5)与金属栅线接触时,所述弹性部(2,3)能够依靠自身结构发生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变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变形单元至少有两个,所述自变形单元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自变形单元之间留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变形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至少一个自变形单元,每一所述自变形单元均包括一个弹性部(2,3)和一个接触部(4,5),所述弹性部(2,3)靠近所述底座(1)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连接,所述弹性部(2,3)远离所述底座(1)的一端与所述接触部(4,5)连接,当所述接触部(4,5)与金属栅线接触时,所述弹性部(2,3)能够依靠自身结构发生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变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变形单元至少有两个,所述自变形单元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自变形单元之间留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变形电极,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弹性部(2)呈镜像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变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为s型弹性片(21)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变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2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直线带部(211)、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直线带部(212)及多个弹性带部(213),所述第一直线带部(211)沿所述底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带部(212)沿所述底座(1)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直线带部(211)沿所述底座(1)的宽度方向一端与所述弹性带部(21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线带部(21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座(1)靠近所述弹性片(21)的一端,所述底座(1)与所述弹性片(21)的一个所述第二直线带部(212)和一个所述弹性带部(213)连接;在所述接触部(4)靠近所述弹性片(21)的一端,所述接触部(4)与所述弹性片(21)的两个所述第二直线带部(212)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二直线带部(212)分别位于所述接触部(4)沿所述底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