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钳器传动机构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9027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4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抬钳器传动机构及内窥镜,抬钳器传动机构包括牵引绳、连杆、抬钳器、传动件以及回弹件,连杆分别连接抬钳器和牵引绳,牵引绳用于驱动连杆绕中心轴线转动,并带动抬钳器转动,回弹件被配置为在牵引绳拉动连杆时由传动件压紧,且在牵引绳的拉力消失时回弹以推动抬钳器回位。本技术提供的抬钳器传动机构及内窥镜,回弹件在其回弹力的作用下可以使抬钳器回位。如此,不需要推动牵引绳使抬钳器回位,抬钳器依靠回弹件的复位功能可自动回位,避免了退镜时因抬钳器未回位而对患者造成伤害,而且,即使在牵引绳断裂的故障发生后,抬钳器依然可以自动回位,大大降低手术后退镜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抬钳器传动机构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1、内窥镜可以通过口腔等人体天然管道或者手术切口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内部组织进行观察、拍摄、诊断等。内窥镜的内部可设置操作器械,操作器械具有切割、夹紧、剥离组织等功能,操作器械设置在内窥镜的抬钳器上,与抬钳器同步运动,医师在采用操作器械进行手术时可以通过抬钳器将器械保持在手术需要的角度和位置,从而可以减少器械操作时需要助手协助的不便,还可以将器械固定在特定角度。

2、目前的内窥镜中,抬钳器通常通过钢丝绳牵引运动,钢丝绳主要用于传递拉力,对于推力的传递效果比较弱,使得在推动钢丝绳时,钢丝绳容易弯曲变形,进而导致钢丝绳并没有将抬钳器推回原位的现象,造成内窥镜在从人体退出时,抬钳器由于具有张角不在水平位置而对人体组织和黏膜造成伤害。而且,出现钢丝绳断裂事故时,现有结构中的抬钳器无法回位,也会对人体组织和黏膜造成伤害,具有较大的退镜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抬钳器传动机构及内窥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抬钳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绳、连杆、抬钳器、传动件以及回弹件,所述连杆分别连接所述抬钳器和所述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用于驱动所述连杆绕中心轴线转动,并带动所述抬钳器转动,所述回弹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牵引绳拉动所述连杆时由所述传动件压紧,且在所述牵引绳的拉力消失时回弹以推动所述抬钳器回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钳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回弹件相互接触,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相互接触或者相互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钳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压紧部和传动部,所述压紧部与所述回弹件相互接触,所述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抬钳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绳、连杆、抬钳器、传动件以及回弹件,所述连杆分别连接所述抬钳器和所述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用于驱动所述连杆绕中心轴线转动,并带动所述抬钳器转动,所述回弹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牵引绳拉动所述连杆时由所述传动件压紧,且在所述牵引绳的拉力消失时回弹以推动所述抬钳器回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抬钳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回弹件相互接触,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相互接触或者相互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抬钳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固定连接的压紧部和传动部,所述压紧部与所述回弹件相互接触,所述传动部的远离所述压紧部一端与所述连杆相互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抬钳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和所述传动部的其中一个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杆和所述传动部的另一个具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中。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抬钳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钳器传动机构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回弹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所述回弹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容纳腔且与所述传动件相互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