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尤其涉及一种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
技术介绍
1、市场上大多数的谐波抑制智能电容器均采用复合开关作为内部投切元件,因可控硅耐压及成本方面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较多,也没有对电容器、电抗器、投切开关等关键部件进行有效监测,因此很容易发生电容燃爆,发生欠补偿、过补偿,甚至造成严重事故。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202121604316.3,专利名称:一种抗谐型智能电容器,其解决了上述的技术问题。但是,这种结构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3、内部散热不好,特别是电抗、电容工作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而电抗直接安装在箱体的底部,箱体底部的电抗、电容散热不好,因此,其会影响电抗、电容使用的稳定性,长时间的高温状态,也会影响电抗、电容的使用寿命。
4、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通过使用该结构,能够提高电抗、电容的使用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电力电容器,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电力电容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侧部散热口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
3、所述壳体的底部为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通风腔,所述壳体下方的左侧壁及右侧壁上分别设有至少一通风口与所述通风腔相连通,所述底座的顶面上设有多个底部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口包括左侧通风口及右侧通风口,所述左侧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左侧壁上,所述右侧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右侧壁上,所述左侧通风口正对所述右侧通风口设置。
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风腔内由左向右间隔设有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抵于所述通风腔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抵于所述通风腔的顶面上。
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力电容器的底部经一导热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电抗及控制电路板,所述电容及电抗分别经线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电容及电抗安装于所述导热板的顶面上,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电容上。
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容的顶部外缘处设有多根电路板定位柱,所述电路板的底面抵于多根所述电路板定位柱上,且每一电路板定位柱的顶部设有螺孔,所述控制电路板经螺栓与所述电路板定位柱顶部的螺孔螺接相连,所述螺栓将所述控制电路板锁紧限位于所述电路板定位柱上。
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3个磁保持继电器,每个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进线端经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电抗相连,每个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出线端经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电容相连。
9、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根第二连接线上分别设有一微型电流互感器,所述微型电流互感器将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板上;
10、和/或,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还设有3个电压互感器,每个所述电压互感器与一个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出线端相连。
11、上述技术方案中,还设有一断路器,所述断路器的出线端与所述电抗相连;
12、所述壳体顶部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安装槽,所述断路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13、所述安装槽旁侧的壳体上还设有进线口,所述进线口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
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板为镂空结构。
1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触控显示器,所述触控显示器经线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控连接。
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7、1.本技术中在底座内设置通风腔,并且设置通风口和通风腔连通,这样电容以及电抗安装在底座上面的时候,其底部能够通过通风腔增加和底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底部的散热效率,保证电容、电抗的使用温度下和使用寿命;
18、2.本技术中在通风腔内设置多根支撑柱,在底座上面开设通风槽来增加通风量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底座的强度,防止底座变形,保证使用的稳定性;
19、3.本技术中在电力电容器和底座之间设置导热板,这样能够通过导热板将热量朝下导出,这样便于通风腔以及底部散热口将热量带走,提高散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电力电容器,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电力电容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侧部散热口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左侧通风口及右侧通风口,所述左侧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左侧壁上,所述右侧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右侧壁上,所述左侧通风口正对所述右侧通风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腔内由左向右间隔设有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抵于所述通风腔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抵于所述通风腔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容器的底部经一导热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电抗及控制电路板,所述电容及电抗分别经线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电容及电抗安装于所述导热板的顶面上,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电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3个磁保持继电器,每个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进线端经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电抗相连,每个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出线端经第二连接线与所述电容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根第二连接线上分别设有一微型电流互感器,所述微型电流互感器将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电路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断路器,所述断路器的出线端与所述电抗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为镂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触控显示器,所述触控显示器经线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包括壳体及安装于壳体内的电力电容器,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电力电容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侧部散热口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左侧通风口及右侧通风口,所述左侧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左侧壁上,所述右侧通风口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右侧壁上,所述左侧通风口正对所述右侧通风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腔内由左向右间隔设有多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抵于所述通风腔的底面上,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抵于所述通风腔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容器的底部经一导热板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力电容器包括电容、电抗及控制电路板,所述电容及电抗分别经线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电容及电抗安装于所述导热板的顶面上,所述控制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电容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谐波电流的智能电力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的顶部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春锋,金小峰,王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丁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