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823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预浸料基体上铺设集束光纤,加热第一预浸料基体,以强化集束光纤与第一预浸料基体间的结合效果;在集束光纤上方铺设第二预浸料基体,封装形成复合材料料坯,并对复合材料料坯进行真空预压加热处理,以强化集束光纤与第二预浸料基体间的结合效果,在第二预浸料基体的预设区域通过丢层堆叠形成凹槽结构,并在凹槽结构位置填充占位结构,封装形成完整料坯,对完整料坯进行固化成型;固化成型完成后,将占位结构从第二预浸料基体上脱出,并将隔离材料移除,集束光纤能够从凹槽结构处垂直引出并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低内嵌集束光纤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负面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


技术介绍

1、航空系统的电气化程度越来越高,并已成为网络化计算平台,包含了can、以太网、光纤网、arinc网,上千个电子控制设备,大量的电缆互联、电子传感器和嵌入式软件等,不仅需要将多个厂商研发制造的上百套系统集成在一个平台上,还要遵守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do254和do178b等标准。这些要求使设计更加复杂、严苛,其中用电设备的增多使得机上电磁兼容环境变得更恶劣,电气系统互联关系变得更复杂,系统信号的多样性导致信号敏感程度增加。

2、光纤因其具有线径细、体积小、质量轻等物理特性,非常适合对空间和载重均有严格限制的飞机平台使用。在信号传输方面,光纤的传输损耗小、带宽大,同时由于光纤及光波导器件多为介质材料,无电磁辐射、隐身效果好。因此航空电子系统采用以光纤为基础的传输系统替代以电缆为基础的传输系统,不仅可以很大程度降低航空电子系统的成本和重量,还能够提高系统的抗电磁干扰(emi)和抗电磁脉冲(emp)能力;同时,以光纤为介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用于在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部布设和引出集束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凹槽结构位置填充占位结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占位结构为硬质材料,则在占位结构与集束光纤之间铺设一层柔性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材料为隔离膜或脱模布。p>

5.如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用于在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部布设和引出集束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凹槽结构位置填充占位结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占位结构为硬质材料,则在占位结构与集束光纤之间铺设一层柔性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材料为隔离膜或脱模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内嵌集束光纤及垂直引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不小于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杨赵大方李斌太李建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