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809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合金材料的成分组成为:Cu:4.6~5.8%,Mn:0.6~1.2%,Mg:0.3~0.45%,Ti:0.18~0.27%,Zr:0.2~0.3%,余者是铝、硼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首先按配比称取铝锭和中间合金;然后进行一次加料:加入AlMn80、AlZr5、2/3重量的铝钛硼合金和纯铝;之后加入AlCu40、1/3重量的铝钛硼合金和Mg块进行熔炼;最后对Al‑Cu系合金材料进行多级热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中元素少,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首先通过分次加料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降低塑性的前提下,可大幅度提升合金的抗拉强度,再通过多级热处理机制,调节Cu在铝中的固溶度,进一步提高了力学性能,最终抗拉强度达到438MPa,延伸率达到15%,在高性能铝合金的塑性加工领域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具体涉及一种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铸造铝合金是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具有比重低、比强度高、制备工艺流程短、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诸多领域。其中的al-cu系合金中cu含量为3~11%,可以通过热处理调节cu在al中的固溶度和al2cu相的析出与分布,形成沉淀强化和析出强化作用,显著提高合金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国内典型代表牌号al-cu为zl201a、zl205a合金,它们的性能比国际上同类型商用合金好,为我国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机械工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但在实际的生产中发现al-cu系铸造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宽,凝固时容易形成糊状凝固,导致合金熔体流动性较差,很容易产生裂纹、缩孔等铸造缺陷。并且类似于zl201a、zl205a等的商用铝铜合金配料成分复杂,熔炼过程中易产生成分偏析,有较强的热裂倾向,因此al-cu系铸造合金难以生产综合力学性能优异、形状复杂的铸件产品,特别是无法大批量供应可用于锻造、轧制、冲压等塑性加工领域的铸棒/铸锭产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时,铝钛硼合金第一次加入其重量的2/3 ,第二次加入其重量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的具体步骤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Al-Cu系合金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韧铸造al-cu系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时,铝钛硼合金第一次加入其重量的2/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婷李高宏许岗李飞王建利梁艳峰何子博马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