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线束自动包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796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包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线束自动包覆设备,包括操作台本体和外设收卷设备,所述操作台本体上设置有通过转动轴转动的收卷辊和放卷辊,所述收卷辊和放卷辊之间缠绕有同一根组合线束,所述组合线束外壁缠绕有包覆带组件,所述操作台本体上开设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内设有转动盘,且组合线束贯穿转动盘。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缠绕带和第二缠绕带反向旋向缠绕状态,即交叉状态对组合线束的缠绕,该状态下的第一缠绕带与第二缠绕带螺旋状态下侧壁会出现相接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的缠绕方式能够保证该状态下的第一缠绕带和第二缠绕带处于紧密贴合压合状态,即实现稳固缠绕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包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线束自动包覆设备


技术介绍

1、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767389b”,公开的一种名称为“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线束自动包覆设备”的专利文件,该申请文件所采用的均为常规的技术手段,即通过工业机器人与末端执行器(包覆机构)的配合,该设备可以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包覆的类型(花包、密包、间隔包)以及胶带宽度规格与胶带材料(布基胶带、波纹管、pvc和工业塑料布),实现了线束包覆设备的通用性,但是这样的包覆通常都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首先,传统的包覆设备通常都为螺旋缠绕的包覆方式,这种包覆方式通常都较为单一,而且都采用一种胶带材料进行单向螺线缠绕包覆,这样就很难达到所需的额外包覆效果,即采用多组胶带材料进行包覆缠绕;其次,包覆缠绕的方式通常都为同向缠绕的操作,这样一般会造成包覆不紧,极易导致缠绕带松弛的问题,最终导致包覆失败的问题产生。

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线束自动包覆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线束自动包覆设备,包括操作台本体(1)和外设收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本体(1)上设置有通过转动轴(4)转动的收卷辊(2)和放卷辊(3),所述收卷辊(2)和放卷辊(3)之间缠绕有同一根组合线束(5),所述组合线束(5)外壁缠绕有包覆带组件(6),所述操作台本体(1)上开设有转动腔(7),所述转动腔(7)内设有转动盘(8),且组合线束(5)贯穿转动盘(8),所述转动盘(8)上同轴转动有第一胶带辊(18)和第二胶带辊(19),且包覆带组件(6)与第一胶带辊(18)和第二胶带辊(19)相连,所述转动盘(8)包括第一转动盒(81)和第二转动盒(82),所述第一转动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线束自动包覆设备,包括操作台本体(1)和外设收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本体(1)上设置有通过转动轴(4)转动的收卷辊(2)和放卷辊(3),所述收卷辊(2)和放卷辊(3)之间缠绕有同一根组合线束(5),所述组合线束(5)外壁缠绕有包覆带组件(6),所述操作台本体(1)上开设有转动腔(7),所述转动腔(7)内设有转动盘(8),且组合线束(5)贯穿转动盘(8),所述转动盘(8)上同轴转动有第一胶带辊(18)和第二胶带辊(19),且包覆带组件(6)与第一胶带辊(18)和第二胶带辊(19)相连,所述转动盘(8)包括第一转动盒(81)和第二转动盒(82),所述第一转动盒(81)内设置有与组合线束(5)配合转动的驱动部,所述第二转动盒(82)内设置有带动第一胶带辊(18)和第二胶带辊(19)转动的旋转缠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线束自动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线束(5)由多根单股线束(51)螺旋缠绕组成,所述包覆带组件(6)呈螺旋缠绕在组合线束(5)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线束自动包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带组件(6)包括第一缠绕带(61)和第二缠绕带(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新佳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