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770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所述风电叶片包括:翼型主体部、活动连接件以及与翼型主体部通过活动连接件连接的尾缘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控制策略;基于控制策略控制尾缘部以所述活动连接件为支点进行尾缘部的末端变形角度的变化,以实现抑制叶片的颤振。在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引入了翼型主体部、活动连接件以及与翼型主体部通过活动连接件相连的尾缘部的配置。通过获取精准的控制策略并实施尾缘部末端变形角度的动态调整,显著提高了风电叶片在面对强风及不稳定气流条件时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其疲劳寿命,减少了因颤振引起的潜在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了风电机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随着风电机组向大型化的发展趋势,风电叶片的展弦比急剧增加,导致结构柔性增大,失速颤振问题随之凸显。

2、颤振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叶片及整个结构的疲劳寿命,而且在某些工况下可能导致结构破坏,从而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提供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电叶片使用中容易引发颤振问题的技术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中风电叶片包括:翼型主体部、活动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翼型主体部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的尾缘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控制策略;基于所述控制策略控制所述尾缘部以所述活动连接件为支点进行尾缘部的末端变形角度的变化,以抑制风电叶片的颤振。

3、作为以上方案的替代或补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叶片包括:翼型主体部、活动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翼型主体部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的尾缘部,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控制策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矢量风速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叶片包括:翼型主体部、活动连接件以及与所述翼型主体部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连接的尾缘部,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控制策略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矢量风速以及所述尾缘部变形的模型,得到所述控制策略”,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尾缘部变形的风电叶片颤振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尾缘部使用的材料为柔性材料,其中所述柔性材料用于使尾缘部末端变形的角度不为零时尾缘部弦线接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铭纬李新涛崔永贺孟航梁骁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