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栓式楔形波浪补强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7654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螺栓式楔形波浪补强管,包括上端补强块和下端补强块,上端补强块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若干螺栓放置槽,下端补强块的底部设置有螺帽放置槽,上端补强块和下端补强块之间通过螺栓、螺帽连接,上端补强块和下端补强块内侧设置有滑槽,滑槽内部安装有补强压紧块,补强压紧块靠近滑槽的外表面采用斜面设计,滑槽的内侧也为斜面设计,两个斜面互相贴合,能够在导线完全断股时通过相反方向的挤压力实现对断股导线的紧密固定,滑槽的中部设置有导线压接槽。该螺栓式楔形波浪补强管中,通过独特的设计和结构,实现了对断股地线的快速固定和补强,显著提高了地线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螺栓式楔形波浪补强管


技术介绍

1、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电能传输的主要通道,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整个电网的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架空地线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到风力、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可能的外力破坏,如树木倒塌、动物触碰等,都可能导致地线断股。一旦地线发生断股,不仅会影响电能的正常传输,还可能对电网的安全构成威胁。

2、传统的地线修补方法通常需要人工挂梯作业,但这种方法存在诸多风险。首先,由于架空地线距地面较高,作业人员难以准确判断断股的数量和位置,只能依赖无人机拍照进行初步判断,这增加了作业的不确定性。其次,挂梯作业本身就对作业人员的体能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的防坠措施往往难以做到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带电修补地线时,由于导地线荷载增加、应力增大、弧垂增大等因素,作业风险进一步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栓式楔形波浪补强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地线修补方法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栓式楔形波浪补强管,包括上端补强块(1)和下端补强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补强块(1)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若干螺栓放置槽(3),所述下端补强块(2)的底部设置有螺帽放置槽(4),所述上端补强块(1)和下端补强块(2)之间通过螺栓、螺帽连接,所述上端补强块(1)和下端补强块(2)内侧设置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部安装有补强压紧块(7),所述补强压紧块(7)靠近滑槽(6)的外表面采用斜面设计,所述滑槽(6)的内侧也为斜面设计,两个斜面互相贴合,能够在导线完全断股时通过相反方向的挤压力实现对断股导线的紧密固定,所述滑槽(6)的中部设置有导线压接槽(5)。</p>

2.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式楔形波浪补强管,包括上端补强块(1)和下端补强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补强块(1)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若干螺栓放置槽(3),所述下端补强块(2)的底部设置有螺帽放置槽(4),所述上端补强块(1)和下端补强块(2)之间通过螺栓、螺帽连接,所述上端补强块(1)和下端补强块(2)内侧设置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部安装有补强压紧块(7),所述补强压紧块(7)靠近滑槽(6)的外表面采用斜面设计,所述滑槽(6)的内侧也为斜面设计,两个斜面互相贴合,能够在导线完全断股时通过相反方向的挤压力实现对断股导线的紧密固定,所述滑槽(6)的中部设置有导线压接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式楔形波浪补强管,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所述补强压紧块(7)的接触面设计为弧形波浪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式楔形波浪补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压紧块(7)的内侧滑槽中设计一个可移动的楔形部件,楔形部件在补强压紧块(7)的压紧作用下沿斜面向内移动,对断股导线施加压紧力,楔形部件的斜面设计使其能够根据断股导线的具体情况自动调节压紧力度,确保对不同直径和材质的导线都能实现有效的固定和补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式楔形波浪补强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齐坤陈宣林张宇雄李峰湛留洋时峰张海东黄俞搏刘锦刘芮宋凯陈刚张锦涛张方磊邓中原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