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磁棒,尤其是一种可自消磁永磁磁棒。
技术介绍
1、除铁器磁棒在各种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食品、制药、化工、颜料和染料等。在这些行业中,常常会有一些铁磁性杂质混入物料中,如金属屑、铁锈等。使用除铁器磁棒可以将这些杂质有效地清除,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安全。除铁器中常用的磁棒是永磁体磁棒,用于吸附和清除铁磁性杂质,永磁体磁棒通常由高矫顽力的永磁体和不锈钢外套组成。
2、但永磁体磁棒的一个缺陷是铁杂质在磁棒上不好清理。现有永磁体磁棒的一种清理方法是加长整体磁棒外套的长度,让永磁体能在外套内移动,通过永磁体的移动让磁棒分成有磁区和无磁区,当铁杂质处于无磁区时再采用刮理、喷射的方式去除无磁区上的铁杂质。要使用上述清理方法磁棒的长度就要很长,对于除铁设备而言,这增加的不仅是磁棒长度,还需要增进相应长度的提升机构,越是大型的除铁设备,需要增加的整体高度就越高(可参考申请人相关在先申请专利),这让大型除铁设备的使用、安装和检修都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永磁磁棒内部磁芯分成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通过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的相互移动形成水平面上的磁极重合和错位,这种磁极的重合和错位可以改变磁场方向让整个磁棒有磁或者无磁,极大的减少了磁棒的长度以及整个除铁装置的大小和成本。同时外磁芯组可以紧贴磁套,又提高了磁棒表面的磁场强度。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外磁芯组内磁环同性磁极相邻,所述内磁芯组内磁块同性磁极相邻。
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当内磁芯组相对外磁芯组移动后,磁环与其相邻磁块皆是同性磁极时,磁环与磁块对应的磁棒区域具有铁杂质吸附能力;当内磁芯组相对外磁芯组移动后,磁环与其相邻磁块皆是异性磁极时,磁环与磁块对应的磁棒区域不具有铁杂质吸附能力。
5、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外磁芯组的磁环和所述内磁芯组的磁块数量一致。
6、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外磁芯组的磁环和所述内磁芯组的磁块高度一致。
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内磁芯组连接有行进装置。
8、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外磁芯组和所述磁套紧密贴合。
9、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外磁芯组和所述内磁芯组之间具有能让两者相互运动的缝隙。
10、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相邻所述磁环以及相邻所述磁块之间都具有隔板。
11、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磁套由不锈钢制成。
12、磁棒的结构主要由内部的磁芯和外部的磁套组成。磁芯是磁棒的核心部分,通常由圆柱形的磁铁块组成。现有的永磁磁棒内部磁芯为磁块依次串联排列,呈长条形,且相邻磁极相同,这样就能在磁棒表面形成强大磁场将铁杂质吸附。为了将磁棒上的铁杂质清除,需要磁芯在磁套内运动,通过磁芯的位移让磁棒形成无磁区和有磁区,在有磁区、无磁区转化的过程中原本被吸附的铁杂质就自然掉落,这种结构磁棒需要较长的磁芯运动空间,使其长度要远远长于磁芯的长度。本申请则完全改变了现有磁棒需要区分有磁区和无磁区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磁芯结构的改进,无需移动磁芯就能让磁棒进行有磁区和无磁区的转变,这极大的缩短了磁棒的长度,甚至可以让磁棒与磁芯长度一致。磁棒长度缩小的好处不言而喻,不仅是单个磁棒成本的降低,还可以极大的减小整个除铁装置的体积和成本,比如不在需要额外的磁芯运动装置等,可以说是对整个除铁行业的颠覆。
13、本申请的主要结构是将磁芯分成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外磁芯组为磁环结构,内磁芯组为磁块结构,外磁芯组内磁环,以及内磁芯组内磁块依然是相邻磁极上下叠加的结构,内磁芯组在外磁芯组内运动。
14、本申请的原理是:当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水平位置重合时,在水平位置上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磁极位置一致,假设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内的磁环和磁块为3个时,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从上到下的磁极关系为(外n、内n、外n),(外s、内s、外s), (外s、内s、外s),(外n、内n、外n),(外n、内n、外n),(外s、内s、外s)顺序排列,此时可以将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内同一水平面的磁环和磁块看成一个整体,即一个大的磁块,那么整个磁芯的磁极关系与普通磁芯一致,为竖直方向ns、sn、ns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磁感线在竖直方向上从n极到s极。
15、当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错位时,这里的错位指内磁芯组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一个磁块长度的距离,在水平位置上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磁极位置不一致,假设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内的磁环和磁块为3个时,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从上到下的磁极关系为(外n、无、外n),(外s、无、外s), (外s、内n、外s),(外n、内s、外n),(外n、内s、外n),(外s、内n、外s), (无、内n、无),(无、内s、无)顺序排列,此时无法将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内同一水平面的磁环和磁块看成一个整体,外磁芯组磁环和内磁芯组磁块都是单独的,在这种结构下原先的磁场被破坏,且水平方向上磁环和磁块之间没有隔板,竖直方向的n极到s极磁感线变成水平方向的n极到s极磁感线,由于磁场的转变,此时磁棒没有磁吸附能力。
16、从上述原理可知,通过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的相互移动,让磁极发生变化就可以产生有磁和无磁的效果,这种结构无需磁芯整体移动,无需磁棒设置有磁区和无磁区。更进一步的,由于磁环无需移动可以让磁环紧贴磁套,消除现有磁芯与磁套之间的缝隙,可以极大的加强磁套的磁场强度。当磁芯与磁套有缝隙时,即使磁芯的磁场强度在12000高斯,磁套的磁场强度也只能达到10000高斯。当没有缝隙时磁套和磁芯的磁场强度将近一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永磁磁棒内部磁芯分成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通过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的相互移动形成水平面上的磁极重合和错位,这种磁极的重合和错位可以改变磁场方向让整个磁棒有磁或者无磁,极大的减少了磁棒的长度以及整个除铁装置的大小和成本。同时外磁芯组可以紧贴磁套,又提高了磁棒表面的磁场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包括磁套和磁芯,其特征为,所述磁芯包括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所述外磁芯组包括若干个层叠设置的磁环,所述内磁芯组包括若干个层叠设置的磁块,所述内磁芯组在所述外磁芯组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其特征为,所述外磁芯组内磁环同性磁极相邻,所述内磁芯组内磁块同性磁极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其特征为,当内磁芯组相对外磁芯组移动后,磁环与其相邻磁块皆是同性磁极时,磁环与磁块对应的磁棒区域具有铁杂质吸附能力;当内磁芯组相对外磁芯组移动后,磁环与其相邻磁块皆是异性磁极时,磁环与磁块对应的磁棒区域不具有铁杂质吸附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其特征为,所述外磁芯组的磁环和所述内磁芯组的磁块数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其特征为,所述外磁芯组的磁环和所述内磁芯组的磁块高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其特征为,所述内磁芯组连接有行进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其特征为,所述外磁芯组和所述内磁芯组之间具有能让两者相互运动的缝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其特征为,相邻所述磁环以及相邻所述磁块之间都具有隔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其特征为,所述磁套由不锈钢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包括磁套和磁芯,其特征为,所述磁芯包括外磁芯组和内磁芯组,所述外磁芯组包括若干个层叠设置的磁环,所述内磁芯组包括若干个层叠设置的磁块,所述内磁芯组在所述外磁芯组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其特征为,所述外磁芯组内磁环同性磁极相邻,所述内磁芯组内磁块同性磁极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其特征为,当内磁芯组相对外磁芯组移动后,磁环与其相邻磁块皆是同性磁极时,磁环与磁块对应的磁棒区域具有铁杂质吸附能力;当内磁芯组相对外磁芯组移动后,磁环与其相邻磁块皆是异性磁极时,磁环与磁块对应的磁棒区域不具有铁杂质吸附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自消磁永磁磁棒,其特征为,所述外磁芯组的磁环和所述内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康升,于铁生,邱发高,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西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