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716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装置。上述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在集流体上形成多个层叠设置的子层,构成负极活性物质层,且随远离所述集流体,多个子层中石墨的OI值、粒度、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吸液时间内中的一个或多个递减,如此,能够构建锂离子快速迁移“导向通道”,降低锂离子的扩散阻力,提高电池充电倍率。同时,各梯度层的石墨可相互兼容,发挥容量协同作用,达到兼顾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储能,特别是涉及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池的应用广泛,在电子消费、汽车动力、网络储能系统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负极材料的生产是整个电池制作工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材料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会受到人、机、料、环境和测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项理化性质参数标准化有助于保其可靠性。目前主流的负极材料为石墨类负极材料,其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较低的嵌锂电位,理论首放比容量可达372mah/g。理想的石墨具有层状结构,在锂离子电池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可逆地插入石墨片层间,形成licx化合物。

2、近几年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池的充电速率和续航里程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负极材料采用高倍率型石墨能够提高充电速率,但是其容量低,充放电的副反应大,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无法达到车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电化学装置,以提高充电倍率、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2、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负极片,方案如下:

3、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至少设置在所述集流体的一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集流体由近到远,多个所述子层之间,所含石墨的OI值递减,且相邻两个所述子层中石墨的OI值之比介于1.3~1.8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集流体由近到远,多个所述子层之间,所含石墨的粒度递减,且相邻两个所述子层中石墨的D50之比介于1.1~1.6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石墨的K90平均值在1.3以上,所述K90平均值如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以及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至少设置在所述集流体的一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集流体由近到远,多个所述子层之间,所含石墨的oi值递减,且相邻两个所述子层中石墨的oi值之比介于1.3~1.8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集流体由近到远,多个所述子层之间,所含石墨的粒度递减,且相邻两个所述子层中石墨的d50之比介于1.1~1.6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石墨的k90平均值在1.3以上,所述k90平均值如式(1)所定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集流体由近到远,多个所述子层之间,所含石墨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递减,且相邻两个所述子层中石墨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之比介于1.01~1.02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片,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集流体由近到远,多个所述子层之间,吸液时间递减,且相邻两个所述子层的吸液时间之比介于1.1~2之间。

7.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宵曹文鹏李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