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沉积锆层的铝电解电容器电介质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7113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铝电解电容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电沉积锆层的铝电解电容器电介质层的制备方法,用以提升铝电解电容器的比电容;首先,将ZrOCl2溶解在离子液体中,然后加入高价锆盐并搅拌均匀,制成溶剂化ZrOCl2离子液体体系;然后,将溶剂化ZrOCl2离子液体体系作为电解液,完成预浸、电镀,再铝箔表面电沉积锆镀层;最后,将电沉积锆镀层后铝箔在开放体系的退火炉中进行氧化处理,形成铝电解电容器电介质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非水电解液在正极铝(Al)箔表面电镀锆(Zr)金属层,在铝(Al)氧化过程中共同氧化形成电介质层,通过锆(Zr)氧化物层提高铝电解电容器的介电常数,进而提升铝电解电容器的比电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电解电容器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电沉积锆层的铝电解电容器电介质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电子工业领域,电解电容作为不可或缺的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起到储存电能、滤波、调节电压等重要作用。铝电解电容器主要由两个金属箔与电解质组成,其中一个金属箔作为负极(通常是铝圆筒),另一个金属箔作为正极(通常是弯曲的铝带),两个金属箔之间填充有电解质;在制造过程中,会对正极铝箔施加直流电压,使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铝薄膜,作为电介质层,起着耐电压的作用,其性质决定了铝电解电容器的比电容及使用寿命。然而,氧化铝薄膜的介电常数相对较低,仅为7~10,为了进一步提升铝电解电容器的比电容,已经有研究人员提出使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其他金属(如ta)氧化物薄膜或陶瓷(如batio3系列)材料作为电介质层;其中,ta2o5薄膜已被应用于铝电解电容器中,但其价格昂贵且难以通过腐蚀获得高扩面倍率;而batio3陶瓷材料在宏观上表现为不均匀的多相多晶介质,内部存在缺陷,其实际击穿场强远低于al2o3薄膜,因此相同电压下所需的电介质膜厚度远大于al2o3薄膜。因此,探索新型电介质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沉积锆层的铝电解电容器电介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沉积锆层的铝电解电容器电介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溶剂化ZrOCl2离子液体体系中,ZrOCl2的溶液浓度为0.01~0.05g/L,高价锆盐的浓度为0.15~0.20M(mol/L),辅助络合剂浓度为0.25~0.3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沉积锆层的铝电解电容器电介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离子液体采用1-乙基-3-甲基咪唑鎓乙基硫酸盐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鎓二氰胺盐离子液体或者1-丁基-3-甲基咪唑鎓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沉积锆层的铝电解电容器电介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沉积锆层的铝电解电容器电介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溶剂化zrocl2离子液体体系中,zrocl2的溶液浓度为0.01~0.05g/l,高价锆盐的浓度为0.15~0.20m(mol/l),辅助络合剂浓度为0.25~0.3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沉积锆层的铝电解电容器电介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离子液体采用1-乙基-3-甲基咪唑鎓乙基硫酸盐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鎓二氰胺盐离子液体或者1-丁基-3-甲基咪唑鎓三酸盐离子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电沉积锆层的铝电解电容器电介质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高价锆盐采用乙醇锆、乙酸锆、正丙醇锆、叔丁醇锆、四(二甲氨基)锆(iv)、羧乙基丙烯酸锆、三氟乙酰丙酮锆、丁醇锆(iv)、乙酰丙酮锆、四(乙基甲基胺基)锆(iv)、四(2,2,6,6-四甲基-3,5-庚二酸)锆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翀韩传悦翟悦晖李玖娟周国云洪延王守绪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