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沙扰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708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沙扰沙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资省、可提高排沙效果的排沙扰沙结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排沙扰沙结构,包括用于取水的进水口和用于排沙的冲沙闸,进水口与冲沙闸之间以及进水口的另一侧均设有挡墙,其特征在于:在进水口前面的流道上沿水流方向设有扰沙墙,该扰沙墙的外侧设有同样与水流方向一致的且与冲沙闸连成一体的束水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冲沙排沙建筑物。(*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沙扰沙结构。主要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冲沙排沙建筑物。
技术介绍
在多泥沙河流上的水利水电工程中,一般采用“侧向取水,正向泄洪、排沙”的布置 型式,通过在进水口旁设置冲沙闸,利用冲沙闸开启后将进水口前的淤沙排走。由于闸前流 速一般均较低,难以使进水口前淤积泥沙启动,因此,冲沙效果并不好,进水口前淤积越来越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资 省、可提高排沙效果的排沙扰沙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排沙扰沙结构,包括用于取水的进水口和用于 排沙的冲沙闸,进水口与冲沙闸之间以及进水口的另一侧均设有挡墙,其特征在于在进水 口前面的流道上沿水流方向设有扰沙墙,该扰沙墙的外侧设有同样与水流方向一致的且与 冲沙间连成一体的束水墙。所述扰沙墙墙体平面布置呈弧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使用,可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中冲 沙闸冲沙排沙能力,减少间前淤积,避免进水口前淤积,减少进水口所引水流中泥沙含量, 避免设置沉沙池等设施。通过本专利技术创造提高了引水质量,减少了工程投资,对枢纽运行也有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布置图。图2是本技术中水流流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排沙扰沙结构,具有位于侧面的用于取水的进水口 1和 正对水流的用于排沙的冲沙闸2,进水口 1与冲沙闸2之间、以及进水口的另一侧均设有挡 墙5,使水流只能在间前流动。本实施例在进水口 1前面的流道上沿水流方向设有扰沙墙 3,扰沙墙3墙体平面布置呈弧形(本例为11° ),在扰沙墙的外侧布置同样与水流方向一 致的且与冲沙间2连成一体的束水墙4,束水墙为直墙。扰沙墙3与束水墙4纵向有部分重 叠。当冲沙闸2敞泄拉沙时,水流在扰沙墙3前分成水流A和水流B两股,由于扰沙墙 3为弧形布置,水流被扰沙墙扰动形成漩流,同时由于设置了扰沙墙3和束水墙4,过流断面 缩小,局部流速增加,从而达到提高拉沙效果的目的。权利要求一种排沙扰沙结构,包括用于取水的进水口(1)和用于排沙的冲沙闸(2),进水口(1)与冲沙闸(2)之间以及进水口的另一侧均设有挡墙(5),其特征在于在进水口(1)前面的流道上沿水流方向设有扰沙墙(3),该扰沙墙的外侧设有同样与水流方向一致的且与冲沙闸(2)连成一体的束水墙(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沙扰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沙墙(3)墙体平面布置 呈弧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沙扰沙结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投资省、可提高排沙效果的排沙扰沙结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排沙扰沙结构,包括用于取水的进水口和用于排沙的冲沙闸,进水口与冲沙闸之间以及进水口的另一侧均设有挡墙,其特征在于在进水口前面的流道上沿水流方向设有扰沙墙,该扰沙墙的外侧设有同样与水流方向一致的且与冲沙闸连成一体的束水墙。本技术主要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冲沙排沙建筑物。文档编号E02B8/02GK201598621SQ20092020262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史彬, 陆欣, 黄维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沙扰沙结构,包括用于取水的进水口(1)和用于排沙的冲沙闸(2),进水口(1)与冲沙闸(2)之间以及进水口的另一侧均设有挡墙(5),其特征在于:在进水口(1)前面的流道上沿水流方向设有扰沙墙(3),该扰沙墙的外侧设有同样与水流方向一致的且与冲沙闸(2)连成一体的束水墙(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史彬陆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