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电流源电路及放大器电路。
技术介绍
1、电流源类电路用于产生具有不同温度特性的电流,调整模拟电路中的偏置与信号的温度特性,使电路获得更好的pvt(工艺-电压-温度)特性。
2、现有技术中有很多产生正负温度系数电流源的电路,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带隙基准(bg)。带隙基准中使用pn结特性可以产生线性度良好的正负温度系数电压与电流,但带隙基准中使用大量三极管bjt,又需要使用放大器,并使用启动电路保证电路的正常启动,面积与复杂度代价太高。
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源电路及放大器电路,其能够满足低成本、低功耗、简单性、独立性的简约电路的需要。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源、第一晶体管、第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源、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一电流产生单元和第二电流产生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程度强于第二晶体管的导通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产生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电流产生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单元。
4.一种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输入级电路、中间级电路和输出级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源、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一电流产生单元和第二电流产生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程度强于第二晶体管的导通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产生单元包括第一电阻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电流产生单元包括第二电阻单元。
4.一种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输入级电路、中间级电路和输出级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电流单元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共栅放大单元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以及电流单元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以及共栅放大单元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和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电压产生单元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产生单元包括第一电压产生单元和第二电压产生单元,所述第一电压产生单元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压产生单元用于将电流源电路输出的电流作为偏置电流而产生第一控制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产生单元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压产生单元与用于将电流源电路输出的电流作为偏置电流而产生第二控制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大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产生单元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偏置管,所述第一偏置管的控制端与第一偏置管的第二端相连,多个所述第一偏置管相互串联且形成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电源电压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以及电流源电路相连以产生第一控制电压,和/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思瑞浦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