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度负载的油品临氢脱砷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510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梯度负载的油品临氢脱砷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有机络合剂Ⅰ、扩孔助剂Ⅱ、含第ⅥB族金属的助活性组分Ⅳ和去离子水配制成稳定分散浸渍组分A‑1;将有机络合剂Ⅰ、扩孔助剂Ⅲ和去离子水配制成稳定分散浸渍组分A‑2;将含第Ⅷ族金属的组分X1溶于稳定分散浸渍组分A‑1中,形成稳定络合浸渍液B‑1;将含第Ⅷ族金属的组分X2溶于稳定分散浸渍组分A‑2中,形成稳定络合浸渍液B‑2;用稳定络合浸渍液B‑1浸渍多孔载体Z,得到催化剂C1;用稳定络合浸渍液B‑2浸渍催化剂C1,得到催化剂C2;将有机助剂Ⅴ、扩孔助剂Ⅵ溶于去离子水,然后浸渍催化剂C2,得到临氢脱砷催化剂C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能够增加催化剂的砷毒化位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催化剂,涉及一种油品加工过程中的临氢脱砷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石油加工过程中含烯烃原料所使用的加氢脱砷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加氢技术是我国油品质量清洁化的主要方法之一,炼化领域常规采用加氢技术降低油品中硫氮及芳烃等杂质含量提高油品质量。原料中的砷化物是加氢过程中的毒物,尤其是重整装置采用贵金属催化剂,极少量的砷化物就会使催化剂发生永久性中毒而失活,缩短装置长周期运行,给炼厂经济效益带来损失,因此砷化物需要在预先进行脱砷处理,保证后续装置平稳运行。

2、从油品中脱除砷常用方法包括:吸附脱砷法、氧化法以及加氢法。加氢法脱砷的容砷量大,脱砷效果好,运行周期长,更加适合原料砷含量高,产品砷含量需求低,装置运行周期需求长的生产工况。不同于脱硫原理,微量的有机砷化物的最外层孤对4s电子,容易与常规的加氢催化剂表面ⅷ族金属(例如ni等)的d轨道结合,形成配位键,同时随着温度升高,表面的砷原子会大量迁移至催化剂内部形成砷化合金,因此加氢脱砷催化剂是需要提供更多的砷的毒化位点(一般以总砷容作为表观体现)和扩散环境以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度负载的油品临氢脱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有机络合剂Ⅰ为氨水或者羟基酸类化合物,所述羟基酸类化合物包括乙二醇酸、甘油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葡萄糖酸、醋酸、草乳酸、丙二酸、三氯乙酸、一氯乙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柠檬酸或氨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扩孔助剂Ⅱ和扩孔助剂Ⅲ分别为丙三醇、丙二醇、1,4-丁二醇、季戊四醇、乙二醇、聚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聚乙烯醇、硬脂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优选丙三醇、乙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度负载的油品临氢脱砷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有机络合剂ⅰ为氨水或者羟基酸类化合物,所述羟基酸类化合物包括乙二醇酸、甘油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葡萄糖酸、醋酸、草乳酸、丙二酸、三氯乙酸、一氯乙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柠檬酸或氨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扩孔助剂ⅱ和扩孔助剂ⅲ分别为丙三醇、丙二醇、1,4-丁二醇、季戊四醇、乙二醇、聚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聚乙烯醇、硬脂酸钠、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优选丙三醇、乙二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可溶性淀粉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扩孔助剂ⅱ的添加量占多孔载体z的1~18wt%,优选2~15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扩孔助剂ⅲ的添加量占催化剂c1的1~18wt%,更优选2~13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第ⅵb族金属的助活性组分ⅳ为钼或钨的可溶性盐、可溶性酸溶液或氧化物,优选钼酸盐或三氧化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第ⅷ族金属的组分x1和含第ⅷ族金属的组分x2为镍盐,包括镍的硝酸盐、镍的醋酸盐、镍的硫酸盐、镍的碱式碳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镍的硝酸盐或镍的碱式碳酸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含第ⅷ族金属的组分x1占稳定分散浸渍组分a-1的含量大于所述含第ⅷ族金属的组分x2占稳定分散浸渍组分a-2的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氢脱砷催化剂c3中,包含6~23wt%的nio、1~23wt%的moo3和/或wo3、及54~93wt%的载体,优选包含7~21wt%的nio、2~16wt%的moo3或wo3、及63~91wt%的载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载体z为氧化铝、氧化钛、二氧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琳鞠雅娜张然宋绍彤李阳吕忠武徐华王燕刘坤红王嘉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