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84932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介质,包括:获取车辆信息、车辆地形模式、差速锁的控制指令和差速锁的实际驱动电流信号,其中,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速、轮速、方向盘转角信号和加速踏板位置信号;根据车辆信息、车辆地形模式、差速锁的控制指令和差速锁的实际驱动电流信号确定出所述差速锁的状态,其中,所述差速锁的状态包括未锁止、锁止中、锁止完成、锁止成功和解锁中。其中,所述锁止完成表示差速锁驱动电流符合锁止完成电流条件,初步判定差速锁完成锁止;所述锁止成功表示确定差速锁硬件处于锁止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车辆信息用于差速锁解闭锁过程中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控制,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介质


技术介绍

1、差速锁又称差速器锁,其作用是当一个驱动轮打滑时,将差速器壳与半轴锁紧成一体,使差速器失去差速作用,可以把全部扭矩转移到另一侧驱动轮上。差速锁很好地解决了汽车在一侧车轮打滑时出现的动力传输的问题,也就是锁止差速器,让差速器不再起作用,左右两侧的驱动轮均可得到相同的扭矩。

2、如专利文献cn115214704a公开了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驾驶模式请求信号;判断车辆当前选择的驾驶模式是否属于越野模式;在判定车辆当前选择的驾驶模式属于越野模式时,获取车辆信息;若车辆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后桥差速锁锁止;若车辆信息不满足预设条件,则控制后桥差速锁保持解锁状态,直至车辆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控制后桥差速锁锁止;在判定车辆当前选择的驾驶模式属于非越野模式时,确定后桥差速锁的激活状态,并基于后桥差速锁的激活状态,控制后桥差速锁。但是该专利技术仅对差速锁解闭锁条件进行控制,未将车辆信息用于差速锁解闭锁过程中的控制,也没有将车辆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差速锁的控制指令时,判断此时差速锁的状态,若差速锁的状态为锁止成功,则进入解锁控制;若差速锁的状态为未锁止,则进入锁止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锁止控制后,判断是否满足锁止条件,若锁止条件满足,则控制差速锁的状态进入锁止中;若锁止条件不满足,则控制差速锁退出锁止控制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差速锁的状态进入锁止中后,实时采集差速锁的实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差速锁的控制指令时,判断此时差速锁的状态,若差速锁的状态为锁止成功,则进入解锁控制;若差速锁的状态为未锁止,则进入锁止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锁止控制后,判断是否满足锁止条件,若锁止条件满足,则控制差速锁的状态进入锁止中;若锁止条件不满足,则控制差速锁退出锁止控制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差速锁的状态进入锁止中后,实时采集差速锁的实际驱动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差速锁进入锁止完成后,判断条件b1至条件b6是否均满足,若条件b1至条件b6均满足,则差速锁进入锁止成功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解锁控制后,当条件c1至条件c7中的任一条件满足时,触发解锁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后桥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解锁动作触发后,将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杰严臣树姚俊杰陈东杨腾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