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炼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同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随着脑梗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上肢功能障碍成为脑梗后患者常见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如未能进行有效护理,将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因此患者上肢功能康复对改善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现有技术中,针对脑梗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锻炼的装置一般都是提拉式,需要患者双手配合共同锻炼,而且锻炼器械较大,对于使用环境的要求较大,不便于携带使用,同时现今针对脑梗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锻炼的装置在使用时,需要陪护人员在旁监护,脑梗患者无法自行进行锻炼,同时由于脑梗患者在锻炼过程由于自身惰性容易偷懒,而现今的上肢功能障碍锻炼装置不具有防偷懒功能,导致其使用的功能性单一,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为此,现提出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臂座(200)的顶端且位于撑肘座(300)和握持机构之间位置设有可拆卸的约束绑带(201),所述约束绑带(201)用于上肢在载臂座(200)上的约束,所述撑肘座(300)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销轴(302),所述载臂座(200)靠近撑肘座(300)的端部呈U字形,且所述载臂座(200)靠近撑肘座(300)端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218),所述圆形通孔(218)活动套设于限位销轴(302)外壁,所述撑肘座(300)顶端设有内凹垫片(301)。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臂座(200)的顶端且位于撑肘座(300)和握持机构之间位置设有可拆卸的约束绑带(201),所述约束绑带(201)用于上肢在载臂座(200)上的约束,所述撑肘座(300)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销轴(302),所述载臂座(200)靠近撑肘座(300)的端部呈u字形,且所述载臂座(200)靠近撑肘座(300)端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218),所述圆形通孔(218)活动套设于限位销轴(302)外壁,所述撑肘座(300)顶端设有内凹垫片(3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机构包括与载臂座(200)顶端固定的握持架(202),所述握持架(202)背离撑肘座(300)的一侧活动插接有握持柄(203),所述握持柄(203)与握持架(202)内侧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206),所述第二弹簧(206)用于握持柄(203)缩入握持架(202)内部时提供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架(202)内部正对握持柄(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座(205),所述气囊座(205)与握持柄(203)之间固定连接有气囊(204),所述气囊座(205)两端部设有与气囊(204)内部相连通的输气通道(219),所述气囊座(205)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输气通道(219)相连通的输气管(207),所述握持架(202)两侧内部均设有与输气管(207)一端相连通的气阻机构,所述气阻机构用于握持柄(203)缩入握持架(202)内部时提供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阻机构包括与输气管(207)相连通的圆柱筒(208),所述圆柱筒(208)内部活动设有活塞总成(209),所述活塞总成(209)顶部与圆柱筒(208)内腔底部之间设有第三弹簧(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梗患者约束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轴(302)外壁开设有环形齿槽(303),所述载臂座(200)内部开设有与圆形通孔(218)相连通的直线通槽(214),所述直线通槽(214)内活动设有锁止爪(217),所述锁止爪(217)正对限位销轴(302)的一端为与环形齿槽(303)相匹配的圆弧齿条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芳,王彩娇,贺艳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