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机上凸轮开口机构的开口运动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3456 阅读:5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气织机上凸轮开口机构的开口运动控制方法,所述的开口凸轮为2/1斜纹或3/1缎纹开口凸轮,所述的开口运动包括经纱提升阶段、经纱在最高位置的阶段、经纱降落阶段以及经纱在最低位置的阶段,所述的综框的最低位置至最高位置的距离为综框的升程,当经纱处于最低位置时,控制凸轮处于运动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凸轮由原先的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保证了消极式开口凸轮机构的织机开口系统振动不会大起大落,不会在零部件上产生较大的振动力和扭振力矩,避免了因其剧烈振动产生的动载荷造成零部件的损坏,延长了开口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气织机上凸轮开口机构,尤其涉及消极式凸轮开口机构的开口运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喷气织机的消极式凸轮开口机构上,开口凸轮转动,转换成综框的往复运动,综框 带动上下层经纱的交替升降。按织物组织的要求,综框的运动分成提升、静止、降落和静止 等四阶段。 图1表示一般的2/1斜纹或3/1缎纹开口凸轮的升程曲线。织机主轴转动,上下 两层经纱相互交替,完成一次开口运动。每次开口运动可分成四个阶段,经纱提升阶段A、经 纱在最高位置的静止阶段B、经纱降落阶段C和经纱在最低位置的静止阶段D。在经纱提升 阶段A,经纱从最低位置经平综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在经纱降落阶段C,经纱从最高位置 经平综位置下跌到最低位置;在最高位置的静止阶段B和最低位置的静止阶段D,亦称停综 阶段。 由于开口凸轮的机构是消极式开口机构,开口机构中高副的力封闭用回综弹簧实 现,而且综框的受力是变化的,在综框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时经纱的开口最大,综框受力 最大。在用弹簧力实现力锁合的消极式开口凸轮,在受力最大的位置存在高副短时失效,在 综框惯性力的作用下,综框产生腾跳,凸轮转子脱离凸轮轮廓,从转子脱离到凸轮轮廓重新 接触,产生强烈的振动。对于高速喷气织机,综框腾跳和振动现象同时存在,这限制了消极 式开口机构的使用速度。 同时因为综框是扁长的运动部件,织机开口系统的振动产生的动载荷容易造成其 零部件的损坏,故开口系统的零件故障率和损坏率在喷气织机各部件中占第一位。尤其是 当织机转速增加时,对综框的损坏影响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综框的振动形态从而延长凸轮开口机构的使用 寿命的开口运动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气织机上凸轮开口机构的 开口运动控制方法,所述的开口凸轮为2/1斜纹或3/1缎纹开口凸轮,所述的开口凸轮转动 转换成综框的往复运动,综框的运动从而带动上下层经纱的交替升降,所述的开口运动包 括经纱提升阶段、经纱在最高位置的阶段、经纱降落阶段以及经纱在最低位置的阶段,所述 的经纱的最低位置至最高位置的距离为凸轮的升程,当经纱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的凸轮 处于运动状态。 当经纱在最低位置时,凸轮运动为一回升运动,且凸轮回升的幅度与凸轮的升程 比值范围在O. 1 0. 25之间。 当经纱在最低位置时,凸轮运动为波动,且凸轮波动的幅度与凸轮的升程比值范3围在O. 02 0. 1之间。 所述的经纱在最低位置处凸轮波动数为1 3次。 当经纱在最低位置时,凸轮先进行回升运动再进行波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控 制凸轮由原先的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保证了消极式开口凸轮机构的织机开口系统振动 不会大起大落,不会在零部件上产生较大的振动力和扭振力矩,避免了因其剧烈振动产生 的动载荷造成零部件的损坏,延长了开口机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附图1为采用现有技术控制方法凸轮的升程曲线; 附图2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凸轮的升程曲线(实施例一 ); 附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凸轮的升程曲线(实施例二 ); 附图4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控制方法凸轮的升程曲线(实施例三)。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控制方法应用在喷气织机的消极式凸轮开口机构,其中,开口凸轮为2/1 斜纹或3/1缎纹的开口凸轮,开口运动同样包括四个阶段,经纱提升阶段A、经纱在最高位 置的阶段B、经纱降落阶段C以及经纱在最低位置的阶段D,如图2所示,经纱提升阶段A、 经纱在最高位置阶段B以及经纱降落阶段C时,凸轮的运动按照现有技术控制方式进行控 制,当经纱处于最低位置时,控制凸轮运动,该摆动为一回升运动,即当经纱在临近最低位 置时,让经纱向上运动一个距离,凸轮运动的幅度设为a。该运动幅度a与凸轮的升程H的 比值0. 1 < a/H < 0. 25。这样经纱的最低位置的阶段D分成阶段E和阶段F,其中阶段E 表示回升运动,阶段F表示经纱在回升幅度a后保持静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当经纱处在最低位置时,控制开口凸轮波动。如 图3所示,经纱在最低位置邻近凸轮处于波动,其波动的幅度设定为b,波动幅度b与凸轮的 升程H比值为0. 02 < b/H < 0. 1。图3所示的为一次波动,在此阶段,可进行1 3次波动。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为经纱在最低位置时,凸轮的行程曲线既包括回升运动又包括波动的情 形,如图4所示。经纱的回升幅度及波动幅度的大小采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示的范围, 这样,经纱在最低位置的阶段D分成阶段E和阶段F,阶段E表示回升运动,阶段F表示经纱 的波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所述的开口凸轮为2/1斜纹或3/1缎纹开口凸轮,所述的开口凸轮转动转换成综框的往复运动,综框的运动从而带动上下层经纱的交替升降,所述的开口运动包括经纱提升阶段(A)、经纱在最高位置的阶段(B)、经纱降落阶段(C)以及经纱在最低位置的阶段(D),所述的经纱的最低位置至最高位置的距离为凸轮的升程,其特征在于当经纱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的凸轮处于运动状态。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 于当经纱在最低位置时,凸轮运动为一回升运动,且凸轮回升的幅度与凸轮的升程比值范 围在O. 1 0. 25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 于当经纱在最低位置时,凸轮运动为波动,且凸轮波动的幅度与凸轮的升程比值范围在 0. 02 0. 1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经纱在最低位置处凸轮波动数为1 3次。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当经纱在最低位置时,凸轮先进行回升运动再进行波动。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所述的开口凸轮为2/1斜纹或3/1缎纹开口凸轮,所述的开口运动包括经纱提升阶段、经纱在最高位置的阶段、经纱降落阶段以及经纱在最低位置的阶段,所述的综框的最低位置至最高位置的距离为综框的升程,当经纱处于最低位置时,控制凸轮处于运动状态。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凸轮由原先的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保证了消极式开口凸轮机构的织机开口系统振动不会大起大落,不会在零部件上产生较大的振动力和扭振力矩,避免了因其剧烈振动产生的动载荷造成零部件的损坏,延长了开口机构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D03C5/02GK101748537SQ20091020110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周平, 祝章琛 申请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气织机上凸轮开口机构的开口运动控制方法,所述的开口凸轮为2/1斜纹或3/1缎纹开口凸轮,所述的开口凸轮转动转换成综框的往复运动,综框的运动从而带动上下层经纱的交替升降,所述的开口运动包括经纱提升阶段(A)、经纱在最高位置的阶段(B)、经纱降落阶段(C)以及经纱在最低位置的阶段(D),所述的经纱的最低位置至最高位置的距离为凸轮的升程,其特征在于:当经纱处于最低位置时,所述的凸轮处于运动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祝章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