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自行车碗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319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16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自行车碗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下碗部,所述下碗部包括下钢碗以及下档,下钢碗与下档之间设置有润滑组,润滑组包括第一润滑件以及第二润滑件,当使用者转动车把手时,其可以同时带动前叉以及下档同时转动,在下档转动的过程中,使得其上的第二润滑件同时转动,实现第二润滑件与第一润滑件之间的相对转动;第一润滑件与第二润滑件之间实现自润滑,替代了传统碗组中的钢珠组件,节约了成本,以及提高了安装效率,第一环槽与第二环槽之间嵌设有橡胶垫,橡胶垫起到防水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润滑自行车碗组


技术介绍

1、前叉碗组是将前叉与车架相连接的一个重要结构,它是影响自行车操控性以及平衡性的管件所在,自行车的前叉碗组结构不断创新,产品性能不断提高,使得前叉的转动相当灵活;

2、现有的前叉碗组,其包括钢珠以及定位钢珠的钢珠架,通过钢珠来实现前叉碗组的转动,但钢珠的数量较多,生产安装复杂,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自行车碗组,用于替代钢珠,实现碗组的自润滑。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润滑自行车碗组,包括下碗部,所述下碗部包括下钢碗以及下档,所述下钢碗与所述下档之间设置有润滑组,所述润滑组包括第一润滑件以及第二润滑件,所述第一润滑件与所述下钢碗连接,所述第二润滑件与所述下档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润滑件与所述第二润滑件相抵,所述第一润滑件与所述下钢碗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润滑件与所述第二润滑件之间的摩擦力,所述下档与所述第二润滑件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润滑自行车碗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碗部,所述下碗部包括下钢碗(1)以及下档(2),所述下钢碗(1)与所述下档(2)之间设置有润滑组(3),所述润滑组(3)包括第一润滑件(31)以及第二润滑件(32),所述第一润滑件(31)与所述下钢碗(1)连接,所述第二润滑件(32)与所述下档(2)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润滑件(31)与所述第二润滑件(32)相抵,所述第一润滑件(31)与所述下钢碗(1)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润滑件(31)与所述第二润滑件(32)之间的摩擦力,所述下档(2)与所述第二润滑件(3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润滑件(31)与所述第二润滑件(32)之间的摩擦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自行车碗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碗部,所述下碗部包括下钢碗(1)以及下档(2),所述下钢碗(1)与所述下档(2)之间设置有润滑组(3),所述润滑组(3)包括第一润滑件(31)以及第二润滑件(32),所述第一润滑件(31)与所述下钢碗(1)连接,所述第二润滑件(32)与所述下档(2)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润滑件(31)与所述第二润滑件(32)相抵,所述第一润滑件(31)与所述下钢碗(1)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润滑件(31)与所述第二润滑件(32)之间的摩擦力,所述下档(2)与所述第二润滑件(32)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所述第一润滑件(31)与所述第二润滑件(32)之间的摩擦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自行车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件(31)朝向所述第二润滑件(32)的一侧形成有环状凸起(311),所述第二润滑件(32)朝向所述第一润滑件(31)的一侧开设有定位环槽(321),所述环状凸起(311)嵌设于所述定位环槽(3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自行车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件(31)与所述下钢碗(1)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润滑件(32)与所述下档(2)之间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自行车碗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档(2)与所述第二润滑件(32)之间形成有第一环槽(21),所述下钢碗(1)内侧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和德胡如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恒隆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