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及解析处理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305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15
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及解析处理工艺,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由容置解析室、加热组件、入料组件、补风组件、排渣组件和排气组件组成,解析室用于含油污泥的容置和解析;加热组件用于对含油污泥的加热解析;入料组件用于含油污泥的辅助入料;补风组件与入料组件相对设置,用于助燃气体的补充;排渣组件用于解析后灰渣的排出;排气组件用于解析后气体的辅助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含油污泥达到充分接触加热解析,提高含油污泥在解析室内与加热棒的快速、均匀的接触,提高加热解析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析装置的燃烧时间和燃烧温度易于控制,并且高温解析所产生的废渣和烟气污染物可进行回收,进一步满足了减量化、无害化的含油污泥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设备,涉及一种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及解析处理工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减少烟气污染物排放因子,以及精准控温处理的中低温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及解析工艺。


技术介绍

1、含油污泥是指混入原油、各种成品油、渣油等重质油的污泥,主要含有原油、成品油、泥沙、矿物质、柴油、白油、蜡质油、沥青、泥沙、岩屑等混合物,对人体、植物和水体生物有害,是石油及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2、含油污泥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由于其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细菌,还会造成水体、土壤、和大气的严重污染。目前对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较多,主要为溶剂萃取技术、化学热洗处理技术、燃烧热解处理技术等。通过燃烧热解方式对含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时,燃烧烟气中会含有出c02、c0、no2、s02等烟气污染物,由于含有污泥中的混合物含量不同,对不同类型的含油污泥进行燃烧处理时,很难确定最佳燃烧时间和最佳燃烧温度,以得到燃烧烟气中烟气污染物的排放因子(烟气污染物/含油污泥总重量),无法精确指导含油污泥的大规模燃烧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解析室(1)由外层、加固层(1-1)、内衬层(1-2)构成,加固层(1-1)设置在外层与内衬层(1-2)之间,所述加固层(1-1)为泡沫铝层,内衬层(1-2)为碳化硅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由固定端(2-1)和加热棒(2-2)组成,固定端(2-1)安装在容置解析室(1)的内壁上,固定端(2-1)中设有滚动轴承和微型电机,加热棒(2-2)与微型电机输出端固接,并通过滚动轴承相对固定端进行转动

4....

【技术特征摘要】

1.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解析室(1)由外层、加固层(1-1)、内衬层(1-2)构成,加固层(1-1)设置在外层与内衬层(1-2)之间,所述加固层(1-1)为泡沫铝层,内衬层(1-2)为碳化硅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由固定端(2-1)和加热棒(2-2)组成,固定端(2-1)安装在容置解析室(1)的内壁上,固定端(2-1)中设有滚动轴承和微型电机,加热棒(2-2)与微型电机输出端固接,并通过滚动轴承相对固定端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2-2)为电红外辐射加热棒,在容置解析室(1)内部形成多排可控分布布置,每根加热棒(2-2)布置间距为10-20cm,通过旋转加热棒使含油污泥进行快速加热解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组件(3)由污泥入料口(3-1)、进气口(3-2)、多级喷射入料通道(3-3)构成,进气口(3-2)连接设置多级喷射入料通道(3-3)口处,污泥入料口(3-1)与多级喷射入料通道(3-3)贯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油污泥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喷射入料通道(3-3)的数量不少于3个,从上至下间隔均匀设置,每个喷射入料通道(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宏夏云帆刘旭李小银张善文戴敏苗洪敏刘思幸李大玉程宏辉张燕军董兴月周标陈一凡曹湘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