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2133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35
本技术涉及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的震动反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中部右侧开设有注油口,所述腔体的中部正面开设有检修口,所述腔体的底部,位于检修口的底部安装有排污口,所述腔体底层设置有一层隔热层,所述腔体的背部设置有过两个滤网,所述滤网安装于活动轴安装口的上下面,所述滤网的背部位于隔热层的背部设置有散热器,所述腔体的上半部位于从动轴的右侧安装有震动检测装置;震动检测装置包括齿轮,所述齿轮的底部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左侧安装有底座。齿轮箱的震动监测可以帮助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预防故障和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供了优化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的震动反馈,具体为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


技术介绍

1、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是一种用于耕作和翻耕土地的机械设备,具有自行移动和耕作功能,其中,齿轮箱是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传递动力和控制履带的运动,齿轮是齿轮箱的核心部件,在齿轮箱内组成各种传动装置,通过不同齿数和齿形的齿轮组合,实现动力传递和转速调整的功能,轴用于支撑和固定齿轮,使其能够顺利旋转,轴承用于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和提供支撑。但齿轮存在多种失效形式,在齿轮箱中属于闭式齿轮,其失效形式包括齿面折断、齿面胶合等,若出现失效设备将停止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具备检测齿轮失效和避免齿轮失效等优点,解决了常见齿轮箱无法避免齿轮失效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测齿轮失效和避免齿轮失效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包括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包括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中部右侧开设有注油口(2),所述腔体(1)的中部正面开设有检修口(3),所述腔体(1)的底部,位于检修口(3)的底部安装有排污口(4),所述腔体(1)底层设置有一层隔热层(7),所述腔体(1)的背部设置有过两个滤网(6),所述滤网(6)安装于活动轴安装口的上下面,所述滤网(6)的背部位于隔热层(7)的背部设置有散热器(5),所述腔体(1)的上半部位于从动轴的右侧安装有震动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分为两部分,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固定,所述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包括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中部右侧开设有注油口(2),所述腔体(1)的中部正面开设有检修口(3),所述腔体(1)的底部,位于检修口(3)的底部安装有排污口(4),所述腔体(1)底层设置有一层隔热层(7),所述腔体(1)的背部设置有过两个滤网(6),所述滤网(6)安装于活动轴安装口的上下面,所述滤网(6)的背部位于隔热层(7)的背部设置有散热器(5),所述腔体(1)的上半部位于从动轴的右侧安装有震动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分为两部分,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固定,所述腔体(1)的表面位于检修口(3)的底部,设计为可拆卸板块,通过四颗螺栓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自走式旋耕机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1)的顶部安装有从动轴,从动轴的底部安装有斜齿轮,从动轴与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拉菲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