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庆华专利>正文

三管真空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210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管真空瓶,包括瓶体和内胆,瓶体由上瓶体和下瓶体组成,下瓶体具有上端开口的插孔,下瓶体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一螺旋槽,内胆的下端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凸块,第一凸块卡入第一螺旋槽且与第一螺旋槽转动配合,上瓶体具有上下贯通的通孔,上瓶体下端套在下瓶体上端,下瓶体上端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二螺旋槽,上瓶体下端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凸块,第二凸块卡入第二螺旋槽且与第二螺旋槽转动配合,内胆依次伸入通孔和插孔。转动下瓶体,内胆的上端从通孔上端伸出,然后就能握住内胆并将内胆取下,再换上新的内胆,反方向转动下瓶体后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妆瓶,具体讲是一种三管真空瓶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的三管真空瓶其结构一般包括瓶体和内胆,内胆里设置活塞、真空泵等部件,内胆上端设置按压头和出液口,内胆固定到瓶体上后是难以拆下下来的,所以当内胆里面的液体用完后,无法更换新内胆继续使用,只能将旧的三管真空瓶扔掉,再换一个新的装好液体的三管真空瓶。所以,如何设计出一种可跟换内胆、可以让瓶体持续使用的三管真空瓶即为本领域工作人员所欲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管真空瓶。

2、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三管真空瓶,包括瓶体和内胆,瓶体由上瓶体和下瓶体组成,下瓶体具有上端开口的插孔,下瓶体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一螺旋槽,内胆的下端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凸块,第一凸块卡入第一螺旋槽且与第一螺旋槽转动配合,上瓶体具有上下贯通的通孔,上瓶体下端套在下瓶体上端,下瓶体上端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二螺旋槽,上瓶体下端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凸块,第二凸块卡入第二螺旋槽且与第二螺旋槽转动配合,内胆依次伸入通孔和插孔。

3、进一步地,第一螺旋槽的下端具有用于卡住第一凸块的凸台。

4、进一步地,转动下瓶体后,第一凸块从第一螺旋槽的下端转移到上端,第二凸块从第二螺旋槽的下端转移到上端,内胆的上端从通孔上端伸出。

5、应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三管真空瓶,其有益效果是:转动下瓶体,内胆的上端从通孔上端伸出,然后就能握住内胆并将内胆取下,再换上新的内胆,反方向转动下瓶体后即可。

【技术保护点】

1.三管真空瓶,包括瓶体和内胆,其特征在于:瓶体由上瓶体和下瓶体组成,下瓶体具有上端开口的插孔,下瓶体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一螺旋槽,内胆的下端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凸块,第一凸块卡入第一螺旋槽且与第一螺旋槽转动配合,上瓶体具有上下贯通的通孔,上瓶体下端套在下瓶体上端,下瓶体上端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二螺旋槽,上瓶体下端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凸块,第二凸块卡入第二螺旋槽且与第二螺旋槽转动配合,内胆依次伸入通孔和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真空瓶,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槽的下端具有用于卡住第一凸块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管真空瓶,其特征在于:转动下瓶体后,第一凸块从第一螺旋槽的下端转移到上端,第二凸块从第二螺旋槽的下端转移到上端,内胆的上端从通孔上端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管真空瓶,包括瓶体和内胆,其特征在于:瓶体由上瓶体和下瓶体组成,下瓶体具有上端开口的插孔,下瓶体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一螺旋槽,内胆的下端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一凸块,第一凸块卡入第一螺旋槽且与第一螺旋槽转动配合,上瓶体具有上下贯通的通孔,上瓶体下端套在下瓶体上端,下瓶体上端外壁上设有两个第二螺旋槽,上瓶体下端内壁上设有两个第二凸块,第二凸块卡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庆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