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轴承外型结构以及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根据客户提供的轴承壳体尺寸结构来看,外圈外圆弧设计结构已经是的市场上最常见结构之一,这种外圈外圆弧不仅大大提高了轴承实际安装便捷,且这类结构还能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一定的调心作用。
2、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它会影响轴承的接触应力分布和承载能力。曲率的大小与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密切相关。
3、一般来说,曲率越小,接触应力会集中在轴承接触面积的一个小范围内,这容易导致接触疲劳,甚至轴承表面剥落。相反,曲率越大,接触应力分布会更加均匀,轴承的承载能力也会更高。
4、因此,在轴承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曲率至关重要。
5、因此如何能够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变得非常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包括:
4、一片形结构的工装结构本体,所述工装结构本体为钢材质,
5、所述工装结构本体的上端径向面为第一内弧结构;
6、所述第一内弧结构的顶弧面的弧度范围为待检测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上限值;
7、在所述工装结构本体上靠近所述第
8、所述工装结构本体的下端径向面为第二内弧结构的顶弧面;
9、所述第二内弧结构的顶弧面的弧度范围为待检测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下限值;
10、在所述工装结构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二内弧结构的顶弧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标记;
11、通过所述第一标记和所述第二标记来区分第一内弧结构的顶弧面侧和第二内弧结构的顶弧面侧;
12、所述第一内弧结构的轴向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13、所述第二内弧结构的轴向面向外凸起形成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工装结构本体为gcr15钢材质。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工装结构本体的硬度范围为62-64hrc。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垂直。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之间垂直。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工装结构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用通孔。
19、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将第一内弧结构的顶弧面放置在外圈外圆弧产品上迎光目视,此时若产品外圆弧两侧和第二内弧结构的顶弧面两侧有缝隙,则判定产品外圆弧曲率公差小于上限曲率公差;
21、将第二内弧结构的顶弧面放置在外圈外圆弧产品上迎光目视,此时若产品外圆弧和第二内弧结构的顶弧面中间部位有缝隙,则判定产品外圆弧曲率公差大于下限曲率公差;
22、以上两种必须同时满足的情况下,则可以判定此产品外圆弧曲率为合格。
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4、本专利技术能够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整体结构硬度高耐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结构本体为GCr15钢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结构本体的硬度范围为62-64HR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之间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结构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用通孔。
7.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结构本体为gcr15钢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结构本体的硬度范围为62-64hrc。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检验轴承外圈外圆弧曲率的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江东,韩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德中隆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