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替换式改装车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166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33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替换式改装车减震器,包括固定座与挡盖,固定座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固定座上表面对称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立柱与套筒,固定座上表面中间处设有减震结构,减震结构包括活塞杆与阻尼器,挡盖上方设有定位座;该可替换式改装车减震器,通过设置固定座与挡盖,套筒与立柱插接配合,安装在凸块与连接块之间,定位座通过插块与连接块上的卡槽插接配合,紧固螺栓穿过穿孔并与螺孔螺纹连接,实现定位座与挡盖组合连接,且活塞杆与阻尼器紧密插接配合,活塞杆底部与固定座组合连接,阻尼器顶部穿过滑槽并与安装槽插接配合,第一弹簧套设在阻尼器外壁上,便于手动拆卸替换,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具体为一种可替换式改装车减震器


技术介绍

1、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冲击的一种装置。

2、公开号为cn20921286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可替换式改装车减震器,包括上吊环,所述上吊环的一端焊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上吊环的一端安装有推塞,所述推塞上套接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一端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安装有固定端盖,所述活塞杆贯穿固定端盖,且推塞穿过固定环,所述固定端盖与固定环之间共同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推塞远离活塞杆的一端与外套筒内壁之间共同安装有弹簧。

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机构,使得固定端盖和固定环之间更加便于进行装配和分离,使得推塞和弹簧的阻尼组件更便于进行更换,提升可替换性,减少减震组件的替换成本;但是该减震器不便于快速与汽车进行对应的卡接安装,且部分位置受损后,不方便快速进行替换,以减少原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替换式改装车减震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授权公开号为cn209212866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替换式改装车减震器,包括固定座(1)与挡盖(3),所述固定座(1)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2),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对称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立柱(5)与套筒(50),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中间处设有减震结构,减震结构包括活塞杆(6)与阻尼器(7),所述挡盖(3)上方设有定位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底部设有第一固定环(20),所述固定座(1)两侧均设有凸块(10),所述凸块(10)上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100),所述立柱(5)插接在安装孔(100)中,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凹槽(11),所述活塞杆(6)底部插接在凹槽(11)中,所述套筒(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替换式改装车减震器,包括固定座(1)与挡盖(3),所述固定座(1)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杆(2),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对称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立柱(5)与套筒(50),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中间处设有减震结构,减震结构包括活塞杆(6)与阻尼器(7),所述挡盖(3)上方设有定位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底部设有第一固定环(20),所述固定座(1)两侧均设有凸块(10),所述凸块(10)上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100),所述立柱(5)插接在安装孔(100)中,所述固定座(1)上表面中间开设有凹槽(11),所述活塞杆(6)底部插接在凹槽(11)中,所述套筒(50)底部开设有插槽(500),所述挡盖(3)两侧面均设有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下表面均设有第二弹簧(33),所述挡盖(3)下表面中心处设有第一弹簧(32),所述挡盖(3)中间开设有滑槽(30),所述阻尼器(7)穿过滑槽(30),所述定位座(4)底部开设有安装槽(41),所述定位座(4)顶部设有第二固定环(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替换式改装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4)两侧面上均设有插块(42),所述插块(42)上均开设有穿孔(420),所述穿孔(420)中均设有紧固螺栓(43),所述插块(42)与定位座(4)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替换式改装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1)上表面与插块(42)对应处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
申请(专利权)人:莱阳瑞胜油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