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髌下脂肪垫干细胞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技术_技高网

髌下脂肪垫干细胞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166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大体涉及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髌下脂肪垫干细胞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该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包含基础培养基,以及工作浓度的3v/v%‑7v/v%血小板裂解物、10ng/mL‑30ng/mL TGF‑β1、0.5μmol/L‑1.5μmol/L地塞米松和0.1μg/mL‑1μg/mL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该培养基能够促进IPFP‑ASCs的增值,并且对IPFP‑ASCs的体外诱导软骨分化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细胞培养,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髌下脂肪垫干细胞的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1、关节软骨由于其自身缺乏再生与愈合的能力,使得软骨损伤后的修复成为临床上的一大挑战。然而,再生医学的迅猛发展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了曙光。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进行干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的临床试验,尽管这些研究尚处于探索与尝试的初级阶段。为了提高软骨修复的效果,众多研究者开始将焦点集中在优化和改善干细胞治疗功能的策略上,这涉及到干细胞的来源选择、预处理过程以及辅助材料的研发等方面。

2、髌下脂肪垫(infrapatellar fat pad,ipfp),又称hoffa脂肪垫,得名于1904年首次描述其解剖结构的著名外科医生albert hoffa。它位于股骨髁、胫骨平台、髌骨与髌腱之间,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以往大多认为,ifp主要发挥缓冲和润滑的作用,但最新的研究揭示,ifp可能通过与滑膜、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相互作用,参与到关节软骨的发生与分化过程中。

3、间充质干细胞以其卓越的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以及跨胚层发育的可塑性,展现出了在组织工程构建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这些独特的特性使得间充质干细胞成为医学界瞩目的焦点,有望为未来的疾病治疗和组织修复带来革命性的突破。总所周知,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丰富的来源,且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不同的分化与功能特点。髌下脂肪垫来源的干细胞(infrapatellarfat pad derived stem cells,ipfp-ascs)是实现ipfp功能的重要细胞,ipfp-ascs相对于骨髓、滑膜、皮下脂肪等其他来源干细胞更易获得,且具备强大的增殖能力,这使其在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相较于脂肪来源的干细胞,ipfp-ascs在成软骨和成骨分化能力上表现出更为优越的性能。这一特性使得ipfp-ascs在组织工程和修复受损组织方面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为未来的医学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ipfp-ascs的不同培养方法对其成骨潜能具有重大影响,但相较于其他的间充质干细胞,现有技术对ipfp-ascs培养分化研究相关研究还很少,相关原理也并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涉及一种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包含基础培养基,以及工作浓度的3v/v%-7v/v%血小板裂解物、10ng/ml-30ng/ml tgf-β1、0.5μmol/l-1.5μmol/l地塞米松和0.1μg/ml-1μg/ml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

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培养髌下脂肪垫干细胞的方法,其包括使用如上所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培养髌下脂肪垫干细胞。

4、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涉及药物组合物,其包含如上所述方法培养得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

5、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涉及如上所述方法培养得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在制备用于治疗软骨损伤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6、在专利技术人此前的研究中曾发现在nk细胞培养过程中,添加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能显著提升nk细胞的纯度和增殖能力,并提升nk细胞的杀伤能力。然而,其是否对于其他细胞,特别是非免疫细胞仍然能发生类似作用是未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通过在ipfp-ascs的培养中采用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发现其同样能够促进ipfp-ascs的增值,并且意外地发现其对ipfp-ascs的体外诱导软骨分化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表明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可能会产生与体内关节炎症类似的作用。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对ipfp-ascs的体外培养还非常少,本专利技术对于ipfp-ascs的体外培养和促进其成软骨分化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含基础培养基,以及工作浓度的3v/v%-7v/v%血小板裂解物、10ng/mL-30ng/mL TGF-β1、0.5μmol/L-1.5μmol/L地塞米松和0.1μg/mL-1μg/mL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工作浓度的15ng/mL-25ng/mL TGF-β1、0.7μmol/L-1.3μmol/L地塞米松和0.3μg/mL-0.7μg/mL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工作浓度的17ng/mL-23ng/mL TGF-β1、0.8μmol/L-1.2μmol/L地塞米松和0.4μg/mL-0.6μg/mL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是血清淀粉样蛋白A。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培养基选自X VIVO-15、DMEM(优选低糖型DMEM)、RPMI1640、AIM-V或α-MEM培养基。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还含有青霉素80U/mL-120U/mL和链霉素80U/mL-120U/mL。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清为小牛血清或胎牛血清。

8.培养髌下脂肪垫干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培养髌下脂肪垫干细胞。

9.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培养得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

10.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培养得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在制备用于治疗软骨损伤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含基础培养基,以及工作浓度的3v/v%-7v/v%血小板裂解物、10ng/ml-30ng/ml tgf-β1、0.5μmol/l-1.5μmol/l地塞米松和0.1μg/ml-1μg/ml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工作浓度的15ng/ml-25ng/ml tgf-β1、0.7μmol/l-1.3μmol/l地塞米松和0.3μg/ml-0.7μg/ml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工作浓度的17ng/ml-23ng/ml tgf-β1、0.8μmol/l-1.2μmol/l地塞米松和0.4μg/ml-0.6μg/ml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髌下脂肪垫干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细胞因子类促炎因子是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楠牟春琳张君耿磊齐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