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具体为一种电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电梯门分里外两层,里面一层是轿门跟电梯轿厢是一体的,随着电梯上下移动。外面一层是厅门,每层楼有一个。这样在楼层上和电梯上的人都可以看见自己面前是有电梯门的。
2、在建筑的施工现场内使用电梯时,位于轿厢内部的轿门可以电动地打开,而厅门则需要手动的打开,此种方式是施工现场内最为常用的方式,而厅门在不乘坐电梯时需要一直保持关闭状态,避免人员掉入电梯井的内部。
3、而在施工现场的电梯厅门大多都是直接通过铰链对厅门进行连接,从而达到防护的效果,但是在使用时需要随后关门,以避免工作人员掉入电梯井的内部,但是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手动的关闭厅门较为繁琐,而且会存在工作人员忘记关闭厅门的情况,易导致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建筑工地中的厅门在使用时只能够一扇一扇的打开,导致工作人员在打开和关闭厅门时更加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连接结构,包括安装板(1)和转动于其底部两侧的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6)包括铰接于连接板(5)表面的固定壳(61)以及固定于其内腔的拉伸弹簧(62),还包括固定于拉伸弹簧(62)另一端与固定板(7)相互铰接的定位杆(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8)包括固定于一侧连接杆(2)表面的固定杆(81)以及铰接于其一侧的活动杆(82),还包括铰接于活动杆(82)另一侧与另一侧连接杆(2)固定连接的安装杆(83)。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连接结构,包括安装板(1)和转动于其底部两侧的连接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6)包括铰接于连接板(5)表面的固定壳(61)以及固定于其内腔的拉伸弹簧(62),还包括固定于拉伸弹簧(62)另一端与固定板(7)相互铰接的定位杆(6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8)包括固定于一侧连接杆(2)表面的固定杆(81)以及铰接于其一侧的活动杆(82),还包括铰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海军,曹晓光,曾凡海,崔伟龙,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锻艺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