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应用涉及去毛刺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1、发动机气缸经过铸造之后,表面会残留较多的毛刺,需要将毛刺打磨干净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发动机气缸在结构上属于腔体结构,而打磨时不只是外壁需要打磨,内壁同样需要,传统的打磨方式是人工手持工具一件一件的进行打磨,但是效率低下,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打磨逐渐的被广泛应用,其中就包括抛丸打磨、磨粒流打磨,其中磨粒流对腔体内壁的打磨效果较好,但是在打磨时安装、拆卸缸体操作繁琐,大批量的打磨操作十分繁琐,需要反复的进行工件安装固定和拆卸,因为发动机缸体外部具有质地较薄的散热片结构,在抛丸的时候,死角较多,而且抛丸打磨对内壁的打磨效果较差。
2、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320661850.0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磁力研磨抛光机,其采用水平旋转的支架带动抛光桶围绕轴心水平旋转,旋转过程中在底部设置的磁盘之间切换,使得内部的抛光针反复得磁、失磁并旋转,对抛光桶内的工件进行打磨,该技术方案利用液体作为媒介辅助抛光针在磁力的作用下对工件打磨,因为磁盘设置在抛光桶底部旋转,随着抛光桶在旋转的过程中会重复靠近、离开多个磁盘的范围,抛光针始终受到向下的磁力吸引,即使抛光针在液体中旋转,也只能贴着抛光桶的内侧底面旋转,可打磨部位高度有限,无法对其内部的工件及进行全方位的打磨,打磨效果较差。
3、因此,设计一种抛光针上、下、左、右往复运动增加打磨动作,增大打磨面积从而提高打磨效果的装置,正是专利技术人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能实现抛光针上、下、左、右往复运动增加打磨动作,增大打磨面积从而提高打磨效果的功能。
2、本专利技术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壳,所述框架的外侧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外梁、第二外梁,所述框架的内侧通过轴承座、轴承转动设置有四个转轴,四个所述转轴的两端外侧分别传动连接有一对主动链轮、三对传动链轮且没对的数量为两个,一对所述主动链轮、三对传动链轮从右至左等间距平行分布,所述主动链轮、传动链轮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所述传动链的链节侧壁上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架,相邻的所述支撑架之间间隔六个底座,所述支撑架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环,位置相对的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抛光槽,所述抛光槽的两端侧壁上均连接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端面上连接有销轴且销轴的尾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销轴设置在相邻的连接环内侧且通过螺纹与连接环转动配合;
3、所述第一外梁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最右端设置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外梁的端面上设置有四个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一外梁且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内侧端面上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磁块,所述第一外梁的左端固定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的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摇臂,所述摇臂的端部连接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拨杆;
4、所述第二外梁的端面上设置有三个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第二外梁且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内侧端面上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有圆周均匀分布的磁块。
5、进一步,所述框架的上部内侧设置有限位梁,所述限位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向上弯曲的圆弧结构。
6、进一步,所述框架的左端底部对接设置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耳板,所述限位耳板的上端面支撑设置有滤网。
7、进一步,所述磁块为强磁,所述抛光槽内侧设置有抛光针。
8、进一步,所述抛光槽的外侧壁与外壳之间间距不大于5cm,所述外壳与磁块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cm。
9、进一步,所述磁块位于最高点时高度高于位于上方的抛光槽三分之二。
10、进一步,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的轴线交错设置。
11、进一步,所述拨杆朝向抛光槽伸长时不与抛光槽的外侧壁接触且摇臂向下旋转时拨杆与加强梁相接触。
12、进一步,所述限位梁的下端与位于上方的抛光桶之间存在间距。
13、进一步,所述抛光槽的沿着转轴轴向的长度不超过1m。
14、本专利技术装置有益效果是:
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框架两端交替设置的转盘以及转盘上不停旋转的磁块,对中间经过的抛光槽内,实现了抛光针上、下、左、右往复运动增加打磨动作,增大打磨面积从而提高打磨效果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5),所述框架(15)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壳(1),所述框架(15)的外侧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外梁(3)、第二外梁(26),所述框架(15)的内侧通过轴承座、轴承转动设置有四个转轴(10),四个所述转轴(10)的两端外侧分别传动连接有一对主动链轮(23)、三对传动链轮(17)且没对的数量为两个,一对所述主动链轮(23)、三对传动链轮(17)从右至左等间距平行分布,所述主动链轮(23)、传动链轮(17)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16),所述传动链(16)的链节侧壁上连接有底座(18),所述底座(18)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架(19),相邻的所述支撑架(19)之间间隔六个底座(18),所述支撑架(19)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环(22),位置相对的所述支撑架(19)之间设置有抛光槽(20),所述抛光槽(20)的两端侧壁上均连接有加强梁(21),所述加强梁(21)的端面上连接有销轴且销轴的尾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销轴设置在相邻的连接环(22)内侧且通过螺纹与连接环(22)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5)的左端底部对接设置有过滤槽(2),所述过滤槽(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耳板,所述限位耳板的上端面支撑设置有滤网(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块(14)为强磁,所述抛光槽(20)内侧设置有抛光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槽(20)的外侧壁与外壳(1)之间间距不大于5cm,所述外壳(1)与磁块(14)之间的距离不大于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块(14)位于最高点时高度高于位于上方的抛光槽(20)三分之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12)、第二转盘(27)的轴线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9)朝向抛光槽(20)伸长时不与抛光槽(20)的外侧壁接触且摇臂(7)向下旋转时拨杆(9)与加强梁(21)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梁(24)的下端与位于上方的抛光桶之间存在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槽(20)的沿着转轴(10)轴向的长度不超过1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5),所述框架(15)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外壳(1),所述框架(15)的外侧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外梁(3)、第二外梁(26),所述框架(15)的内侧通过轴承座、轴承转动设置有四个转轴(10),四个所述转轴(10)的两端外侧分别传动连接有一对主动链轮(23)、三对传动链轮(17)且没对的数量为两个,一对所述主动链轮(23)、三对传动链轮(17)从右至左等间距平行分布,所述主动链轮(23)、传动链轮(17)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16),所述传动链(16)的链节侧壁上连接有底座(18),所述底座(18)上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架(19),相邻的所述支撑架(19)之间间隔六个底座(18),所述支撑架(19)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环(22),位置相对的所述支撑架(19)之间设置有抛光槽(20),所述抛光槽(20)的两端侧壁上均连接有加强梁(21),所述加强梁(21)的端面上连接有销轴且销轴的尾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销轴设置在相邻的连接环(22)内侧且通过螺纹与连接环(22)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5)的上部内侧设置有限位梁(24),所述限位梁(24)的两端均设置有向上弯曲的圆弧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毛坯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5)的左端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芳,韦佳子,李浩,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铸信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