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防水结构、连接器母端及防水连接器。
技术介绍
1、连接器是一种用于电路连接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水连接器通常采用插接的方式实现连接,这种方式需要保证连接器母端和连接器公端之间的紧密配合,以确保电路的导通性和稳定性。
2、然而,现有的连接器的连接器母端与连接器公端在连接时,母端子与公端子之间采用摩擦或过盈的方式连接配合,此种连接方式使得母端子与公端子在连接时母端子与公端子的位置不具有浮动形,连接灵活性较低,不利于母端子与公端子的稳定连接;且现有的连接器母端的母端子在插装固定时,通常采用母端子与母端壳体过盈配合或卡固的方式进行固定,若母端子的尺寸与母端壳体内的母端装配槽之间存在工艺公差,使得母端子与母端装配槽之间无法稳定配合,使得母端子无法装配到位,将进一步影响母端子与公端子的连接,同时,为避免母端子装配到位后在母端壳体内浮动,进一步固定母端子,在现有的连接器母端中,通常在连接器母端内设置固定块,固定块设置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安装孔,但现有的固定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防水结构,用于对连接器母端的前端及后端进行防水,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套在连接器母端前端的前防水结构以及设置在连接器母端内且对应于连接器母端后端的后防水结构,所述前防水结构及后防水结构配合实现连接器母端内部的防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水结构包括环套在连接器母端外周的防水环、一体形成于防水环外周的第一挡水部以及一体形成于防水环内周的第二挡水部;所述第一挡水部沿径向向外凸伸形成并能够抵于互补的连接器公端的对应位置以与连接器公端密封接触,所述第二挡水部沿径向向内凸伸形成并能够抵于连接器母端的对应位置以与连接器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防水结构,用于对连接器母端的前端及后端进行防水,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套在连接器母端前端的前防水结构以及设置在连接器母端内且对应于连接器母端后端的后防水结构,所述前防水结构及后防水结构配合实现连接器母端内部的防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水结构包括环套在连接器母端外周的防水环、一体形成于防水环外周的第一挡水部以及一体形成于防水环内周的第二挡水部;所述第一挡水部沿径向向外凸伸形成并能够抵于互补的连接器公端的对应位置以与连接器公端密封接触,所述第二挡水部沿径向向内凸伸形成并能够抵于连接器母端的对应位置以与连接器母端密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水部包括设置在防水环外周的多个第一挡水环以及夹设于相邻两第一挡水环之间的第一防水沟,每一第一挡水环沿周向环绕防水环的外周设置,所述第一挡水环远离防水环的一端与连接器公端密封接触,所述第一挡水环与第一防水沟沿轴向间隔分布以在所述防水环的外周形成第一防水路径;所述第一挡水环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挡水面和第二挡水面以及连接第一挡水面和第二挡水面的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挡水面和第二挡水面被限定为沿径向延伸并向内偏移靠拢的倾斜面,使所述第一防水沟沿径向的截面从外至内逐渐减小以延长所述第一防水路径;所述第一连接面被限定为沿径向向外弯曲的弧面,各第一连接面的曲率相同且各第一连接面上距轴线距离最远的远端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位置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水结构包括防水主体部、一体环设于防水主体部外周的第三挡水部以及沿轴向贯穿所述防水主体部设置且规律排布的若干防水通道,所述第三挡水部沿径向向外凸伸形成并能够抵于连接器母端的对应位置以与连接器母端密封接触,当连接器母端的线缆穿入所述防水通道内时,所述防水通道的内壁能够与线缆的外壁相抵以与线缆密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防水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浙帅,刘利超,王坚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锦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